![]() |
![]() |
近些年,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各类城市消费,各种专业市场也经历了几种发展模式:从八十年代的地摊和走街串巷,到九十年代的低端市场、马路门店,再到今天的专卖店、商场形式,市场形式从家庭作坊走向了专业形象店。这种变化,是否是市场的自然发展规律?笔者分别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走访了相关的职能部门以及建材市场开发商和建材经营商。
马路门店到室内卖场的发展
娄底建协的某领导表示:建材经营从民间自建的门面到专门市场的门店,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现在一线城市及发达二线城市,均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室内建材卖场,室内卖场无论是购物环境还是管理水平以及售后服务等,均很明显的高出传统的马路门店形式。娄底建协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多城市的参观考察,旨在学习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理念,规范,引导娄底的建材市场,使之发展成真正便民的建材市场。任何事务的发展都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还要得到必要的市场检验。但是发达城市成熟的室内卖场发展模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模范作用,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大力发展好富有娄底特色的建材市场,建设好真正属于娄底人民的建材市场。
笔者同时也走访了娄底的主流建材经营商家。某陶瓷经营商家告诉笔者:我应该算得上是在娄底经营时间最长,规模较大的建材商家了,我对于市场的发展还真的有话说。首先,我是一步一步从门店做起来的,但是现在的门店,无论是从品牌形象、产品陈列还是顾客服务来说,已经彻底满足不了我的要求了。就拿天气来说,建材经营其实也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刮风下雨的天气,客户从一个店钻到另一个店,开门一天基本就没几个生意,甚至一到下雨天,我们很多时候是零销售。即使有个别客户来上门,也是满腹牢骚。所以,我觉得最起码的,要给客户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购物环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还不怕刮风下雨,品牌集中一点,客户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就像逛商场一样地买建材。
老旧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博弈
不难看出,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更舒适更先进的市场出现。那为什么如今的老旧市场门店仍然一铺难求,很多商家仍然不愿意接受新出现的室内卖场呢?
笔者在大汉精品建材城随机采访了几个前来问询租赁商铺的老板,其中一个做地板的徐老板说得很实在:其实我们现在在做生意的门店,说白了,就是“鸡肋”,价格又高,环境又不好,客户来了我们还得边卖建材边赔不是。特别是现在,我在市区里面做生意,物流也很不方便,到货三天两头出现问题,门店外夏天如果卫生搞得不及时,苍蝇满天飞;还有些敏感问题我都不好说,市场里面也不管我们,和职能部门打交道我们都是单打独斗,真是应付不过来。可是话又说回来,必竟是十几年的老市场了,很多老百姓还是习惯性地到这里来买建材,所以没办法,还是得守在这里。但是我们又不甘心,这不,有新市场我们就都过来看看,如果机会和价格适合,我们还是会考虑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希望新市场能在推广上面加强再加强,把老百姓的习惯改过来,到新市场来消费和选择。其实我相信,新市场的发展只是个时间问题。
李老板也忍不住插话:其实真的是这样的,我们是想找新地方发展了,到这里来看过几回了,规划、环境、政策都好,就是担心一个新市场能不能做起来。毕竟,随便一个店,投入都是几十万,我们还是希望有必赚的把握。一是想看政策,现在的价格倒还算可以;二是想看开发商的实力和投入,三是想看其它的商户是不是也过来了,呵呵,现在天天往这跑,随时了解进度,还是想抓住这次机遇,翻个身当个主人,以前租的都是二手门面,高得吓死人的转让费,还不一定租得到,租金也是水涨船高,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从城南到城北的建材走势
娄底当前的建材市场,南以418、粮运市场为代表的城中建材圈,北以五江、大汉为代表的新城建材圈,一南一北,城中城外,建材经营的走向到底如何?笔者分别走访了两个建材商圈的代表商家。
418经营洁具彭姓老板表示:我是娄底涟源人,到娄底来做建材生意已经十来年了,那时没有投资眼光,没想过自己买门面,所以到今天,我还是在租门面做生意,在418已经做了十二年生意了,赚没赚到钱?肯定还是赚到了,要不我不会坚持到今天。但是,我也已经搬了6个门面了,有时搬的位置比较好,生意也好一点,有时没租到好位置,就偏一点。好在我还是有蛮多老客户介绍生意,所以一直生意都还马马虎虎。但是,我越来越觉得在这里没有归属感了,换一次地方,所有的东西全部要换过来,装修也好,宣传也好,换一次,就会带来一次的损失。现在,年纪也大了,所以,我真正想找个属于自己的门面,不要转让费,不要在外面日晒雨淋了。现在南城这边,已经没什么投资价值了,门面费高得吓人,最关键的是物流问题,城区的道路只有这么宽,车流量稍微多一点就不行了,车大一点也不行,堵得不行。特别是收货发货,车子在巷子里穿来穿去,拐来拐去,很不方便。而且老城的房地产发展,也差不多饱和了,新楼盘的开发,还是以城边为主。所以,接下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我还是会考虑新城的建材商圈。
在五江做生意的谢老板表示:当时来从418搬到五江来,就是看中了城北的发展前景和先机,但是又舍不得把那边完全断掉,想过来试试。现在发现还是有点吃力,一个门店,随便就要投个三五十万的,所以两头兼顾有点吃不消。而且五江作为一个新市场,有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前两年还是比较难熬,但是眼看着经过了两年的发展,我这边的生意确实也是越来越好转了,有老客户。这边的新楼盘也多,多做点广告,效果还是可以的。基本上现在还是比较安心地待这边了,再要我回城区,我有点不愿意了,交通和物流还是不方便。在这边做习惯了,差不了多少,特别是现在大汉也在边上做了新市场,和五江一起,应该来讲北城这边的前景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大市场在这里,老百姓也会慢慢都往这边来选建材,这个信心还是有的。不过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大汉能像他们广告说的那样,把品牌建材集中经营,这样对我们的形象和品质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老百姓呼唤的建材市场
其实谈市场谈了这么多,最终还是要落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愿意在什么样的市场里消费?什么样的市场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价格和服务?什么样的市场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我们这期专访的主要目的。
笔者拿到了大汉精品建材城通过专业调查公司发放的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份,问卷及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题:如果需要购买建材,您和您的朋友一般愿意到以下哪个市场采购?
有22%的选择了418及粮运,47%的选择了五江建材群,21%的选择其它。
第二题:您在购买建材时,最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有43%的选择了价格实惠,32%的选择了品牌口碑,17%的选择了环境舒适, 8%的选择了就近方便。
第三题:在室内卖场和临街门店,你更愿意到哪采购建材?
有72%的选择了室内卖场,20%的选择了临街门店,8%的选择了专卖店和其它。
第四题:对于娄底目前存在的建材市场,您的印象是什么?
24%的选择了比较满意,基本满足建材采购需要;31%的选择了规划和理念不是很好,应该向大城市多学习;29%的选择了环境和服务还有待改善和提高;16%的选择了应该引进更多品牌,以便更好地选购。
第五题:若娄底要开发新的建材市场,您的建议是?(多选)
12%的选择了城南,418附近;79%的选择了城北,五江附近;17%的选择了价格低廉的临街门面 68%的选择了高档室内卖场;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第六题:对于新兴的室内建材卖场,您更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52%的选择了统一招商管理,价格、品质和售后有保证;30%的选择了品牌较多较好较集中,便于选择和对比;15%的选择了环境优良,采购起来更方便更舒适;3%的选择了其它,看看再说。
第七题:若城北大汉精品建材城室内卖场开业,您是否会考虑去采购建材?
有59%的选择了一定会去逛逛,看看有没合适的;26%的若价格合适、品牌较好就会去;10%的选择了看情况,不一定;5%的选择了暂时不会考虑。
第八题:请您对即将开业的大汉精品建材城室内卖场提出良好的建议和意见。
市民的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要好,品牌要选择好,售后要做好,环境要做好,规划要做好,价格要实惠,要多做活动,可以参考长沙买建材送大奖的模式,多去发达城市学习先进经验,做品牌做口碑等等。
以上问卷内容及统计结果表明,市民呼唤更高档次的建材市场的出现,也愿意尝试新的建材市场,特别是室内建材市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消费者已经由原本满足简单的采购需求上升到了购物体验上来,想必,这是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满足性消费需求的提高。
其实不单是建材,任何消费和事物的发展,都是朝着一个更好、更高、更远的方向在进步。所以,我们拭目以待经过一轮又一轮市场的提升,建材经营商家将更理性地选择未来的方向。(杨菁/文 肖银姿/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