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现在网消息 然而,这一切不同的背后,却是来自不同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是多年来市场发展的结果。浙江中国小商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品集团)市场部一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政府“有形的手”加上市场“无形的手”双重管理模式。
据了解,义乌有很多专业市场,与其他小商品市场不同的是,义乌政府持有市场所有权。如国家商贸城,这个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市场是第五代市场,也是政府2001年修建的。
“政府拥有商贸城产权,对商户只租不售。”该负责人说,政府投资兴建有话语权。
他举例,像汉正街等国内一些老牌市场,房屋产权大部分是私人的,而且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市场繁荣后,肯定会在物流、交通方面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由于政府没有产权,无论是拆迁还是整改,都极为头疼”。另外,市场做大后,私人房屋会肆意涨价,转租现象严重,门面成了投资炒作工具,严重影响了市场发展。
反观义乌,商品集团就是义乌政府授权管理商贸城的国有控股公司。为培育市场,公司规定门面只租不售。根据门面大小,年租金在2万元至5万元之间。
目前,国内很多市场一旦做大后,门面被过分炒作,很多商户以转租来谋取暴利。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门面可谓“寸土寸金”。
不过,商品集团市场部上述负责人表示,作为管理方,是坚决杜绝炒作门面的。一旦发现轻则给予罚款,重则收回门面经营权。经过核查,发现商贸城二区6名商户通过转租炒门面,今年9月10日,商品集团果断收回了经营权,将6名商户“请”出了市场,风气立马得到好转。
对于炒门面现象,义乌市市长何美华就公开表态,摊位租金遭到爆炒,市场门槛提高,将削弱义乌小商品低价竞争优势,有损商户进场的积极性和市场形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控。
“商铺遭炒,也说明市场刚性需求大。”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办公室主任施和军透露,明年,拥有7000余个商位的商贸城五区市场和改建后的篁园市场都将启用,市场商位将大大扩容,政府通过市场手段再次打压炒门面风。
诚信是关键
企业信用政府评
在很多市场,经常出现坑蒙拐骗的事,诚信一直是考验商人的一大软肋。而在义乌,政府通过给商户信用评级,以此来鼓励和约束商户。
来自江西的一位客商告诉记者,在义乌进货、逛市场,除货比三家,比产品和价格外,还要注意挂在各个店铺的“星级信用商位”牌匾。牌匾上的星越多,说明这家商户更守信。
在国际商贸城批发化妆品的刘先生介绍,现在市场内的每个商户都将“信用商位”牌匾当成是自己的“无形招商资产”。
据了解,2007年8月,义乌市工商局颁布、实施“中国小商品城信用指数建设方案”,并通过统计商户信用评分的数据,对市场信用状况进行分层次的量化。
“市场内经营者都有60分的基本分,由工商部门评定。”施和军介绍,2007年,义乌市工商部门在各大市场首批评选出了10488个星级信用商位。
施和军表示,评星不但可以给客户一个信用印象,还可作为商户贷款时的一个参考指数。若是商户欺骗顾客,一旦被核查,信用等级立即下降,甚至被列入“黑名单”,不但贷款会打折扣,待门面合同到期时,商品集团还将考虑是否将门面续租。
“有了一定约束,诚信才有保障。”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政教授认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构建市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的是市场,而不是地产
炒门面,请出局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该市的第五代市场,五层高的商品城,分四期组成,每一期每一层分工明细,如一期一楼,门店全部经营的是花卉、饰品。走到某一期的某一楼,就到了一个大型专卖市场,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外面看上去,这是个超级综合市场,而里面又是单个专业市场。”一经营电器产品的湖北籍商户余祖波介绍,每层都有指示牌,外地人进入后,想买什么不会迷路。
记者了解到,商城共有6万多个门面,标准门店为9平方米,稍大一点的是10多平方米。店面虽都不大,但产品摆列整齐有序。商城规定,每天早上8点,商户准时开门,每家商户均不允许迟到,更不允许在市场内打纸牌、打麻将。
义乌市工商局商城分局一负责人带领记者参观时介绍,商城内禁止吸烟,目的是防止火灾。但为照顾烟民,每一区、每一层都设有专门的吸烟区。
记者发现,整个商场经营人员虽多,但交通道路非常畅通,主干道上见不到任何“扁担”等。上述负责人介绍,为避免货车拥堵,每层楼都设有停车专区,不但货车可直接将货送到商户门口,连商户的私车都可停放。
另外,这里每个门店内都设有电脑,可无线上网。记者在市场见到广东籍商人李明时,他刚刚和顾客在网上达成了一笔20万元的订单。卖体育用品的他,自2006年以来,大部分业务是在网上交易。
李明称,由于门面内有网线,每个商户都注册了淘宝,顾客第一次来进货,在现场选货。以后就只需每月或两三个月来一次,更换产品,其余时间进货都可网上下订单。
“商贸城更多的是一个展示区,而非现货交易区。”义乌湖北商会会长朱海山说,从市场面来看,这是义乌与汉正街最大的区别,正是因为现货交易不在市场内,也避免了交通、物流等诸多问题。
义乌江东街道青岩刘村是网店主最为集中的,每到傍晚,数千家网店就会蚂蚁搬家式的搬运货物,这里是当地最出名的“淘宝村”。
义乌电子商务协会相关人士介绍,青岩刘村原本仅有1486名村民,现在却容纳了8000多人,诞生出1800余家淘宝网店。去年网上成交额达8亿元,今年预计成交额将超过20亿元。
“义乌能够把电子商务做得这么大,物流体系的发达功不可没。”江东街道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义乌物流分为国际物流园区和国内物流园区两个部分。
据介绍,物流园区离港口、高速公路、机场车程都在一个小时以内,货物无论是出海还是发往内陆城市,都十分方便。
“青岩刘村的淘宝店主接单后,立马从园区发货。”上述人士称,交通便捷是“淘宝村”能够做大的主要原因。
货车开到店门口网上销售卖全球
门面可贷款
融资有渠道
门面除了被禁止炒作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商户们称,这种金融创新,值得汉正街学习。
向卫海介绍,很多商人开始经商时本钱都不多,交完门面租金后可能资金短缺,而为了让经营者有充裕的流动资金,政府和银行合作,允许商人把门面作为抵押来贷款。
商户只要拿到了使用权,就可向公司申报贷款,公司请来专业的评估公司,为门面估价。如一间15平方米的门面,评估市场价值100万元,与银行协商后,至少可以拿到60万元贷款。
这意味着商户只要有2至5万元的启动资金,就可以开门营业,无需担心差钱。湖北商人张宁就是带着3万元从汉正街来到义乌的。
2008年金融危机时,张宁交完2万元的租金后,手头流动资金便所剩无几,而此时正好非洲来了一笔订单,他急需钱。后来,他找到商品集团,用门面抵押贷到了十万元,迅速盘活了生意。
“在汉正街,你有门铺有货都未必贷得到款,这就是差距。”张宁感叹,义乌市场还可订单贷款,只要拿到了订单,银行会根据订单金额大小,适当放款。
施和军介绍,门面贷款是政府在金融上的一大创新,实施2年多来,已为商户贷款超过200亿元。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因担心“先货后款”被骗,义乌国际商贸城经商的陶小姐接到一单外贸生意后,便在“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帖,向义乌警方查询该外贸公司。不料,3天里,市场内有20多家商户通过此预警平台“状告”这家公司,经义乌公安局调查,这家公司实为“空壳”。一宗外贸诈骗案就此戛然而止。
据了解,义乌经济外向度达到65% ,有百余个国家、上万名外商常驻义乌,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在全国小商品市场排名中,义乌居榜首,把当年的老大哥汉正街远远甩在后面。据义乌工商部门统计,今年1至9月,义乌市场成交额为266.87亿元,同比增长8.95%;在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万户大关,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万多户。
然而谁曾想过,30年前的义乌,这座毫无产业支撑、踩着“红线”走上小商品市场发展之路的穷县,会演变成如今日均成交额为1亿元的庞大经济体。“义乌模式”一度成为国内媒体、经济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也成为了走在改革开放最前列的汉正街二次创业学习的榜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义乌究竟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远赴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行了探访。
义乌政府掌管市场,也并非一开始就这样,而是在三十年发展中,政府逐步摸索形成的。从简易的马路市场,到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场历经六次易址七次扩建。
来自义乌市政协的资料记载,1979年,一部分以鸡毛换糖为生的农民在一条臭水河上架起水泥板,支起塑料布用作简易摊位,经营小百货。这就是第一代马路市场,这是类似汉正街一样最早的自发市场。
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决定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市场占地面积4252平方米,摊位750个,800多个经营户,经营商品有2200多种。
由于义乌没有像武汉一样的工业作为产业支撑,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同年12月6日,稠城小百货市场移址新马路,新马路市场总投资57万元,摊位1849个,改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1985年市场成交额6190万元。而那时的汉正街,已经闻名全国。
1986年9月26日,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新马路移址城中路边,投资440万元,设固定摊位4096个,临时摊位1000多个。当年,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市场的做大,义乌市政府开始注重规划引导。1992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那一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义乌市也开始筹建了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专业市场——中国小商品城篁园市场,这也是义乌市第三代市场。
1994年10月,篁园市场第二期工程建成开业。同年市场成交额突破100亿大关。
1995年11月宾王市场建成开业,投资4.2亿元,占地28万平方米,共设600间门店和8900个摊位,主营副食品和服装两大类。2001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突破200亿元。这是第四代市场。
2001年,是义乌与汉正街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同年,义乌市先后投资近80亿元,兴建了小商品国际贸易城一义乌人常说的第五代市场,也是全球商人云集打货之地。
该商贸城集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于一体,实现了由传统贸易向以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从第三代市场开始,政府就把规划设计放在第一位,一旦旧市场饱和,政府立即着手建新市场,迁出部分商户,并且不断升级分专业区,义乌如今以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林立,也是多年政府规划引导的结果。而最重要的前提是,政府拥有产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