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年内,泉州鲤城、丰泽、洛江(部分)将改扩建17个农贸市场,今后上述辖区居民三五百米的生活圈内,“菜篮子”可一站备齐满足供应。昨日,泉州市规划局召开《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讨论会,会上表示,今后新建或改建的农贸市场宜独立设置,或与公共服务建筑连体设置,不宜与住宅建筑连体设置。
5因素困扰农贸市场发展
目前,泉州市区较有规模的农贸市场,主要有东街三巷口旁的东菜市场、南门的南菜市场、西街的西菜市场、新门街菜市场,以及一些专项市场,如浮桥东浦的水果批发市场和华洲海鲜市场,另有超市化农贸市场,比如捷龙超市、新华都超市等。
设计人员此前调研发现,现有的农贸市场主要存在5方面问题,“布局和设计不合理,大部分成规模的小区没有设置农贸市场,市场修建面积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大部分农贸市场为大棚式结构或摊位建设简陋,产权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经营秩序比较乱,这都成为制约农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拟改建新建17个市场
本次规划提出,将在市区扩改建或新建17个农贸市场,通过“补缺”方式,在城市农贸市场布局缺口较大的区域新增农贸市场;同时,增设农贸市场必备的基础配套设施,比如公厕以及三防措施等。
规划提出,对于占道市场,将拆除全部,今后也不允许再新建占道市场,同时,拆除500平方米以下的大棚市场,并根据农贸市场服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址新建或取消。
对500~1000平方米的大棚市场,可根据农贸市场布局,进行扩建、改建或转移地址新建;如果是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市场,改善其自身设施,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档次,有条件的可以新建。
至于市区仍存在附属建筑内的农贸市场,规划提出,基本采用保留完善的方式,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的农贸市场,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新建改造至地面经营,条件限制的可以完善其相关设施,改善购物环境;对于建筑面积不足的室内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