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轰动一时的珍珠粉事件,让诸暨这个全球淡水珍珠主产地,再次迎来关注目光。
30年的产业集聚,让这里的珍珠产业颇显规模:珍珠产量占据全球80%的市场,兴建了全球最大的珍珠专业市场,集中了1000多家珍珠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蚌养殖到珍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严格说来,这里出产的绝大多数珍珠还不能称为“珠宝”。数据显示,诸暨淡水珍珠年产2000吨,法属波利尼亚的大溪地黑珍珠年产15吨,澳大利亚的南洋珍珠年产5吨。三者产量悬殊,但产值竟三分天下。
“珠宝”两字,虽相伴而生,但“珠”生下来并不就是“宝”。由“珠”变“宝”的路,究竟有多长?
珍珠长“链”
如果说30年前的诸暨珍珠业,还仅仅是串珠项链的简单手工制品;那么30年后,诸暨珍珠业初步形成的完整产业链已让人刮目相看。
珍珠产业其实是一条从农业到加工业的完整产业链。一只蚌,可以衍生出众多产业,从源头养殖,到蚌壳、蚌肉、珍珠等众多加工工业,乃至细分出蚌壳粉涂料、蚌壳钮扣、蚌壳工艺品、蚌肉饮料、珍珠粉保健品、珍珠粉化妆品等许多分支产业。
珍珠产业链,基础在养殖,而诸暨蚌业养殖无论从蚌的品种,还是养殖技术,都已有了巨大升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诸暨人养的是鸡冠蚌,民间有“七珠八宝”的说法,即8毫米以上的珍珠就算是宝贝了。后来,诸暨人引进了三角帆蚌,虽然养殖周期从一年延长到四五年,但出产的珍珠比以往大多了,圆多了。现在,10毫米以上的珍珠不在少数,12毫米以上高档珍珠的产出比例超过10%。
养蚌的方式变了,珍珠变大了,蚌壳也变大了,诸暨人发现硕大的蚌壳也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贝。原来丢在路边没人要的蚌壳,孕育了一批蚌壳加工企业,他们将蚌壳加工成为工艺饰品及建筑墙体装饰材料。在诸暨市金海洋贝壳工艺品厂,我们看到,人们从蚌壳上切割下一块块圆片,用做高档衣服的钮扣及饰品,目前产品已出口到台湾及欧美等地。而用蚌壳粉做成的建筑涂料,会使墙体有晶晶亮的感觉,日久不发黄。
鲜美的蚌肉不仅是餐桌美味,诸暨人还从中抽取多糖、核糖核酸、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加工成饮料,颇受市场欢迎。
珍珠粉行业虽然突遇诚信危机,但专心做珍珠粉的企业却把这次危机看成是珍珠粉行业新生的机遇。诸暨市将长生鸟、英格莱等企业列入珍珠产业示范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设计软肋
虽然一只蚌可以衍生出众多产业,但珍珠饰品业仍是主业。
最新的一项研发,让诸暨人改写了“人老珠黄”的千年古谚,使珍珠发黄的年限由原来的五六年,延长为十多年。而使珍珠永不发黄的技术,正在加紧研发。
据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胜烈介绍,珍珠车间里光照、时间、温度均有讲究。哪项指标有一点变化,都会影响珍珠的亮白效果。现在山下湖镇的珍珠饰品企业,各家都有自己的绝密配方,就看谁家的珍珠色彩更鲜,更有光泽。
但珍珠并非越白越好,各种色彩的珍珠都有独到的商业价值。珍珠从母蚌中生产出来,需要人工按色泽、大小将其分拣出来。目前,珍珠饰品企业70%的人工、70%的时间花在珍珠分拣上。
为了提高珍珠分色的效率,诸暨人刚刚发明了神奇的分色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珍珠分拣。在企业的分拣车间,我们看到这种机器每秒钟能识别并分拣1到2粒珍珠,一大桶原珠倒进去,不一会儿就被分成50种色差,分流到不同的容器中。
机器分拣珍珠是企业自主发明的最新成果,其效率是人工挑选的50倍。这样一来,加工珍珠的成本省了不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
省珍珠行业协会表示,诸暨的珍珠饰品业早已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一些大企业不仅是国家农业龙头企业,还跃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质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光环背后,突显诸暨珍珠产业的“软肋”。
据了解,这些高难度的配衬几乎都产自深圳,配饰品加工是诸暨珍珠产业多年的一根软肋。业内人士说:“诸暨目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设计、生产造型千变万化的配饰品。”
许多人认为,配饰品的生产加工是诸暨珍珠整体加工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诸暨珍珠提升设计能力的基础,诸暨珍珠业要提升发展,就要补上这根缺失的链条。但也有人认为,目前诸暨没必要引入配饰品生产线,因为深圳已经有成熟的生产线,而且因为当地竞争激烈,其性价比已较高。
其实,不管如何理解“补链”一说,诸暨珍珠需要“补课”的地方确实不少。
期待新装
诸暨是全球淡水珍珠的基地,却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
一个让诸暨人汗颜的事实是,国际买家在诸暨采购100万元的珍珠原料,通过在国外的设计加工以及品牌包装,卖价可达上千万元。
对诸暨珍珠行业大佬们来说,现在最着急的莫过于怎样才能通过设计能力的提升、品牌的培育,让“珠”卖出“宝”的价钱。
诸暨人曾经感受过设计的魅力。阮仕珍珠的一根项链曾以20万美金的高价,被一位德国客商收入囊中。那串珍珠,每颗形状都十分不规则,却焕发出五彩光泽,整条珍珠项链如彩虹般斑斓。
也正是这一次神话般的销售,让珍珠大佬们看到了自主研发与创意设计的神奇魅力。在政府的鼓励下,众多珍珠企业不惜巨资请来国际顶尖设计师,希望为自己的珍珠产品插上设计的翅膀。
阮仕珍珠请来了日本顶尖的设计师,每年为企业设计出紧跟国际时尚的样式。不仅如此,阮仕珍珠自己的设计师还时常参加国内外珍宝设计大赛,获取珍宝设计的灵感。目前,拥有独特设计的珍珠,一般能卖出高于市场价二成的价格。
政府也千方百计通过打造各种平台,帮助企业增强设计力。诸暨市及山下湖镇每年都会举办几场有影响力的珍珠饰品设计大赛,并邀请国内外珠宝行业的专家、学者来诸暨共同品鉴珍珠,帮助诸暨提升珍珠饰品的设计能力。
尽管如此,大部分诸暨珍珠还是因为品牌的缺失,卖不出价钱。“虽然佳丽珍珠、阮仕珍珠等在当地或行业内有些名气,但出了诸暨,或出了浙江,恐怕就少有人知道了。”业内人士认为,打响诸暨珍珠的品牌是当务之急。
也许,就像珍珠的孕育需要漫长的等待,诸暨珍珠产业真正确立起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仍需假以时日。不管这一天有多远,创意的翅膀总会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