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个市场都修起好几年了,先后换过几个名字,但一直没什么人气,没想到办成农民自产自销专业市场后,就热闹起来了,现在进来卖菜的人越来越多了,为我们这些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方便。”这些天来,不断有市民向记者谈论自己对德阳市农民自产自销专业市场的看法和感想。“不过,现在感觉这个市场还有点乱。希望能尽快规范起来。”
市民所说的“有点乱”是指市场内菜农全部“练地摊”、建好的摊位却无人问津的现象。记者看到,从面对逸夫小学的市场大门到面对丹江街的另一个大门,摆地摊的菜农呈Z型围在市场大棚的周围,甚至还有一个卖小百货的商贩也夹杂在卖菜大军中张罗起了生意。
“我们就是卖些小菜,卖完就走,用不了多长时间,摆在路边方便些。”面对记者的提醒,一位在市场入口处卖菜的农民说。“我这里的口岸好哦,我早上4点过就起床准备了,为的就是第一个占到这个好位置。”从寿丰赶来占到“黄金口岸”的菜农有些得意。“我们以前就是这样摆的,到摊位上我们不习惯,听说是不收费,但我收拾起来麻烦。”另一位菜农接过话茬。
“这正儿八经的摊位上一个人都没有,是不是有点浪费哦。而且,都在路边摆起,买菜卖菜也不方便。”一位姓吴的市民手里拎着一捆萝卜在市场里的过道上小心地走着,不时避让过往的自行车。
“现在这种现象肯定不规范,我们第一步是先把人气聚起来,下一步紧接着就是规范,让农民朋友到大棚下不收费的摊位上清清爽爽地做生意,让市民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里买菜。”市场管理人员说。
记者 谢晓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