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结合‘三年大变样’,高起点、大手笔对二环路以内腾空土地,实施成片商业开发,集中建设6大城市中心商业商务区,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主城区城市经济结构,大幅度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 1月14日,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代市长艾文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在这一以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的工作报告中,服务业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它的发展既关系着省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又关系着省会“三年大变样”的具体实效。
腾空土地 工厂外迁迎来低成本时期
“我今天再出个题,市区的污染企业什么时候搬走?它们搬走了,空气就能更好。”今年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参加石家庄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石家庄今年的三年大变样工作出了一道考题。在1月13日至17日举行的石家庄市两会上,这道考题又一次成了与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去年已搬迁建设的12家企业,年内力争全部进入新厂区运营,今年再完成市油漆厂等20家企业搬迁建设。”代市长艾文礼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这一问题做出了具体回答。
其实,将高污染、高危险的企业搬迁出市区已经成为共识。石家庄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企业搬迁进度表。2008年搬迁12家,2009年20家,2010年17家。就在不久前,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尚未选址、搬迁进度慢的10家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再调度。艾文礼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搬迁进度,确保3年内完成49家重点监控企业搬迁任务。
对于搬迁,企业界人士多用“壮士断腕”来形容,而当地政府官员则更愿意把这一举措称为“腾笼换鸟”。石家庄市发改委产业政策处李英杰认为,让污染企业退市进郊是石家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一次机遇。长期以来,石家庄市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产重三产轻,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等资源要素紧缺,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也相继而来。为给城区发展腾出空间,这些扎根省城的企业就不得不作出决断。“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低成本是一个难得机遇。”市政协委员李达志在提案中说,石家庄市严重污染企业此时实施搬迁,将会是投资最省、损失最小的时机。“旧鸟迁走了,主城区需要一支能拉动经济增长的金凤凰,而这只金凤凰就是服务业。”市规划局局长王晓临介绍,按照经济发展规划,石家庄市今后将全力打造服务全市的生产生活核心区,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大踏步向区域性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晋档升级 打造6公里小商品市场走廊
对于传统服务业,报告提出“加快新华集贸、南三条市场升级改造。强力推进总投资66亿元的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建设,倾力打造绵延6公里的小商品市场走廊。”
南三条、新华集贸中心两大市场曾经是省会服务业的骄傲,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处于市中心的两个市场都遭遇交通瓶颈。为此,省会急需把这两大市场的原有批发集散功能进行转移。
报告无疑为省会服务业的龙头指明了发展方向。据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新华集贸正在建设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平台,未来的新华集贸中心市场,将成为一个展示、展销中心,而仓储、物流、配送将全部放在市场外进行。总共分四期建设的正定小商品城继一期营业、二期在建后,投资9亿多元的三期工程又完成了备案。
怎样让一直囿于小商品交易而无力突围的省会服务业跃上一个新台阶?石家庄一直在寻找服务业升级的突破口。就在半个月前,大连万达参与尖岭村城中村改造的“万达广场”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协议,万达集团将运用“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吸引沃尔玛、家乐福、国美电器等主力加盟店入驻经营。广场建成后,不仅将形成省会新的地标性建筑,更对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隆起带发挥支撑作用。
“促成这一项目的政策因素是去年下半年出台的“20+X”重点服务业项目支持政策。”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按照省会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石家庄重点谋划了20个商贸企业重点项目,总投资282亿元,总建筑面积780万平方米,并纳入市政府重点支持范围,近期相继取得大进展的万达广场、万向天成项目都是获得支持的具体项目。
“20+X”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成为省会服务业跃升的一条现实路径。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加速推进“20+X”重点服务业项目。
据石家庄商务局市场规划建设处孙立新介绍,正定小商品城、远洋城商业广场等20个重点商贸服务业项目和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上、3000万美元以上的商贸服务业项目都是重点支持项目。将来石家庄市将“变”成一座现代商业名城。中山路商圈“一枝独秀”的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南部商业区、中部商业区、西部商业区、东南商业区和卫星城商业区组成的核心商业区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眼前。
新风向标 楼宇经济激活现代服务业
2008年10月,浦发银行正式落户省会石家庄,给长时间没有外埠金融企业入驻的省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之后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兴业银行已经获准在省会筹建分支机构,石家庄出台首个《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总部金融”的战略构想,石家庄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开始夺人眼球。
2009年,“总部金融”这样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构想继续得到延续,与之类似的还有“总部经济”这样的概念渐入省会服务业发展的视野。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启动总部大厦,打造“石家庄总部中心”,力争中石油、邯黄铁路总部落户省会。同时还将加紧谋划特色鲜明的金融规划区,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重点做好浦发、招商、兴业、汇丰等银行入驻省会。一栋栋高楼将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市政府要着手打造‘楼宇经济’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自桥西区的朱增海代表分析。他具体分析,随着20+X项目的推进,市区的高楼大厦逐渐增多,如何真正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发展好“楼宇经济”是一篇大文章。
去年桥西区紧紧抓住省会“三年大变样”有利时机,把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作为利用辖区优势资源和破解区域可开发面积不足等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他们确定了“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前提,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提高入驻率、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着力打造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发展思路。一年来已引进包括河北钢铁集团、浦发银行、联强国际石家庄办事处等在内的大中型公司30多家,预计全年增加税收近2亿元。“楼宇经济”的蓬勃兴起,使该区楼宇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楼宇平均入驻率达到80%以上,入驻企业已达1600多家。
王晓临认为,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石太、京石、石青客运专线的修建,使石家庄周围将出现一个令周围省会城市羡慕的一小时省际交通圈。“东出西联的交通枢纽,给省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楼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优势。”
其实,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已经引起国内其他省市的高度重视,杭州市就提出要围绕适合杭州城市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加强空间规划调整,促进同类业态相对集聚,形成一批以创意、软件、金融、外包、电子商务为主的特色楼宇。目前,全球最大的即时办公室、商务会议室、虚拟办公室提供商雷格斯集团正在加快中国二线城市布局,朱增海建议,对此,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机遇,把“楼宇经济”做大做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