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进入8月份以后,东莞楼市成交量开始有所反弹,日均成交量超过100套,恢复到4月新政实施之前的水平,这种特征,在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得到相同上演。于是,来自消费者层面的一种担忧不可避免地形成:东莞楼市回暖了吗?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政策舆论收紧的前提下,楼市回暖言之过早。今年金九银十期间,虽然市场整体供应量在加大,但新增供应量没有随之加大的事实,也在表明发展商背后的那份谨慎和期间楼市的扑朔迷离。
成交量开始有所反弹
早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东莞楼市曾上演了“小阳春”销售行情。由于有了这种前提,导致不少房企代表在对4月份楼市走向预期之际,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乐观态度,他们有理由坚信:大阳春会紧随而至。
4月下旬,一纸史上最为严厉的楼市新政的落地,彻底粉碎了他们的美好愿望。理想中的“红五月”已失去,在紧接着的6、7月份时间里,他们也还要面临成交量不断下挫的事实。
从4—7月份买卖双方的心态来看,一方面,楼市新政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消费者降价的强烈预期性,不少原准备在5月份出手买房的消费者纷纷推迟购房计划;另外一方面,由于房企尤其是主流品牌房企资金压力不大。早在新政实施之前,他们抓住2008年底利好政策实施所波及的整个2009年消费力充分释放的大好前提,在2010年第一季度加紧销售进程,快速实现了资金回笼的渠道,以致房企在这期间都表现出不太紧张的心态。
尽管如此,进入8月份后,楼市成交量开始明显抬升。
从数据来看,8月期间,每周住宅成交量平均超过800套,日均成交量超过100套,相比新政实施一段时间内日均成交量徘徊在50套,住宅成交量开始出现反弹特征。
但不能据此坚决认为东莞楼市开始处于回暖通道中。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是这样理解的:东莞住宅成交量的回升更多的是由于个盘带动,是积蓄了近4个月的刚性需求部分释放和项目的促销力度加大使然,当前东莞楼市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未来市场的走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市场的全面回暖尚需时日。
市场供应以存量为主
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进入8月份后,尽管从季节来看,楼市仍然处于传统的销售淡季,但今年,情况有点颠覆。从供应层面来看,金九银十眼看将至,发展商加紧了推盘的节奏,营销活动一波又接一波。
9月1日,沉寂达1年之久的御花苑终于推出最新的大户型单位组团;大家所一直认为处于销售尾声阶段的百悦尚城销售员,这段时间也开始频频电话意向买家,推出新品;江南第一城新一期别墅新品开盘后,现也正伴随着9月份的到来,书法大赛活动马上要拉开帷幕;作为黄旗山下唯一在售酒店公寓项目,迪纳复式新品200多套单位将集中入市;万科麓湖、花样年君山、鼎峰品筑等项目已然开闸,蜂拥上市。
从市场供应层面来看,供应量在大幅增加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以存量供应为主,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提到,目前商品住宅可售存量近4万套。
楼市新政实施后,一些发展商由于把握不准市场走向,都纷纷减缓了工程进度,由此导致新开项目供应推迟上市,这也是国庆前后,市场供应基本以存量为主的重要原因。
新增供应没有随着销售旺季到来而随之加大的市场前提,房价在这期间又将怎样?一发展商分析,目前管理层对于价格上涨保持较高警惕,但乐见成交量回升。9、10月份作为市场分化与否的重要观察窗口,会给政策走向带来重要的参照。后期是否有严厉政策取决于房价走势是否非常规抬头。从目前众多开发企业对即将到来的供应热潮的准备工作来看,价格走平甚至小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并不会因市场表现招致更严厉的政策。
也有发展商坦言,近期东莞楼市成交量开始有所反弹,不过那些都是针对一些个盘在价格上作出适当调整实现的。进入9月份后,由于他们一方面也把握不住楼市真实走向,另外一方面,也想通过近期楼市成交量反弹的局面,制造市场的热点,有可能会在推盘策略上,以低价房入市来刺激消费力。
政策从紧的市场预期
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政策舆论的进一步收紧,今年金九银十,有可能会因此被罩上一层阴影。
“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坚决抑制投机炒作行为。”一方面是增加保障房供应,另一方面是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天内先后两次讲话要求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称,房价下降趋势有待确认,应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国土部也开始了对闲置土地的清查,并联合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进行清查。8月24日,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表示我国计划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将推进房产税改革。此外,最新消息,农业银行东莞分行已经正式停止第三套房贷政策。此举,也可以视作银行在放贷方面的更加谨慎性。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在其博客撰文认为,上半年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基础表现比较稳定,预计政府下半年将继续坚持宏调政策,政策面难以重回宽松。
如此一来,对市场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观点认为,伴随着上述政策的逐一实施,将造成“一降一紧”两方面影响:一是增加了市场上住房的供应量。真正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是供求关系,供应量的增加直接影响市场价格;二是加剧了房地产商资金的紧张程度。开发商降价的前提是企业资金紧张,没有钱了,企业的资金链条紧张比任何导致降价的因素压力都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