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越来越多的地产巨头看中了郑州商业地产这座金矿。新政下,住宅这个“香饽饽”变成高风险的“烫手山芋”。处在政策“孤岛”的商业地产渐成各路资本追逐的目标。
商业地产热的背后,也曾经不乏失败的案例:“旺铺”空置、开发公司起诉租户拖欠租金、招商不善……到底什么样“房东”的铺子,最具备安全系数呢?从开发商背后的运作模式看,也许可以找到端倪。
商业地产快速升温
住宅市场已为千夫所指,同时政策的打压让其由“香饽饽”变成了高风险的“烫手山芋”。调控政策的出台,郑州楼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了大约三成,但在商业地产市场,销售却出人意料地火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在限贷、限购的前提下,投资商业地产,似乎是一个本能的选择。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门槛提高后,已经等同于购买商业地产的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调控新政主要针对住宅市场的投资投机行为,但对于部分客户而言,在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下,投资不动产是必然的。于是,商业地产投资热全国兴起。郑州市房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郑州非住宅类物业均价达到985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0%;4、5、6月,销售额都在11亿元以上。大量资金急需寻求新的投资渠道时,处在政策“孤岛”的商业地产正成为各路资本新的追逐目标。
商业地产拥有远高于住宅的回报率,一位关注商业地产的专业投资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是8%至10%,远高于住宅。在郑州做了8年橱柜生意的姚表示,前段时间刚刚投资了东区一套商铺的二层,“钱放在银行里可惜,还是拿来买铺,不出3年,肯定翻倍。即使不出手,自己留着做生意,也是很划算的”。一线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进驻,不少以前只做住宅项目的开发商开始转战商业地产,还有一部分社会游资开始纷纷觊觎商业地产这块“肥肉”。
商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商铺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早期的商业地产项目汇龙城,是当时郑州商业地产的最大关注点。2002年,汇龙城与“百盛”商场的前世今生,至今仍颇受议论。业内人士曾分析说,汇龙城的败因之一,在于开发商对物业完全分割出售,没有考虑后期统一规划、招商和管理,以致隐患重重,之后,众多的小业主、商户、经营方和投资方之间矛盾难以平衡。还有,由于前期急功近利销售,后期租户的商铺经营不善,租户拒付租金,萧条冷落的商铺间,“房东”与“租户”闹得却是沸沸扬扬。承诺“返还租金”制的澳柯玛物流园,“未开先衰”,还有“房东”与“租户”一直扯皮的天荣国际建材港等。急功近利的商铺销售,让许多投资者栽了跟头。商铺投资失败案例提醒我们,商铺投资选铺很关键。
“大房东”的投资逻辑
若投资不慎,只会造就下一个失败案例。到底什么样的商铺具备安全系数呢?商业地产大鳄万达的运作模式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近日,国内商业地产巨头万达也投资郑州西部中原区,53万平方米的规划面积,强大的开发经验,令人对其未来的效果充满期待。据了解,郑州中原万达广场开工之前已基本完成包括8家主力店、10余家次主力店及一批精品商家等招商工作。
万达这个“大房东”是怎样的品牌模式?此前,记者曾走访上海、宁波等地成功的万达商场。在位于上海五角场的万达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整体呈“品”字形分布,绕商场一圈,不论从哪个侧门都可以进去,地下一楼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购物休闲区。
“万达”模式的意义在哪里?郑州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营销部策划主管管永甫介绍:“万达只对市场销售居住、办公物业、商业步行街及独立底商,其余部分全部自己持有,用于出租经营。大部分自持物业,70%左右的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其余30%小商铺由接手项目的商业管理公司完成。”不是一卖了之,用于回收资金。商业项目获取的是持有物业的长期收益。
后新政时期商业地产的价值标杆
曾有人说,“郑州商业地产的开发投入超过需求了”,看看空置的闲铺、招商完毕后经营不善的某些商业区。但这样的事实证实,是商业地产的饱和,还是真正商业地产的缺失?
时光辗转近10年,却始终没有一个能真正代表郑州形象的商业地产项目。“郑州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与郑州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符。”王牌企划董事长上官同君认为,郑州还没有国际上最先进的购物中心,甚至连一条有品位的时尚休闲步行街区都没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商业地产至少落后了20~30年。
在后新政时期,不少房企纷纷将目光投向商业地产领域,在这股“商业地产投资热”中,买铺人更应将眼光放长远些,除了项目地段、价格外,最重要的是对于开发商品牌模式的探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