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房地产调控政策运行至今已经三个月有余,在此期间,京沪深广等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但是本轮房地产调控却远未达到预期,房价上涨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暂时的抑制,但房价并未回归理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虽然同比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但环比涨幅依然与上月持平。
再加上随着国内外经济再度出现复杂形势,市场上对于未来房地产调控的预期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一些开发商和投资客又开始赌政策,死扛价格乃至跳价的行为再度出现。
更关键的是,上半年开发商的进账依然不少,根据“万保招金”4家企业公布的半年报,其在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8.12亿元、16.27亿元、10.5亿元和12.2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41%、16.56%、115.71%和327.02%。虽然靓丽的数据与去年下半年的销售火爆不无关系,但也显示出房地产行业依然处于一个相对暴利的水平,未来行业利润率仍有向下调整的空间,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应该终结,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改变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因此,未来应该有更多针对这一方面的政策出台。
无论是数据,还是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目前的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还远未达到合理水平,或者说仍处在一个远远超出大部分当地居民承受能力的水平线上。可以说,楼市调控运行至今,房价已经到了一个选择方向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政府切不可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终止或放松正在执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否则不仅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果将付之东流,而且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赌政策”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主流,未来再想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难度将会成倍上升。
显然,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于一线城市第三套房贷的管制力度。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事关民生的行业,“居者有其屋”是国人数千年来的梦想,房价的变动将牵动亿万国人的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地产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因此,未来调控政策必须要从目前的短期应激性的政策逐步过渡到长期制度性的政策,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强住房消费属性等房地产调控,应该成为一件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慢慢地挤泡沫的方式,才能在保持行业和宏观经济平稳的基础上,有效地将房价控制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