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消息出来后,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辟谣。不过,楼市到底有多少空置房,权威部门至今仍没有说法。央视记者近日采取蛰伏、隐蔽、夜晚数电灯、白天观察小区进出车辆的办法,对北京空置房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北京卫星城入住率较低,有的楼盘40%的住房没有入住。
楼市到底缺不缺房?房屋空置数据不单是现有楼市调控政策的依据之一,也是今后房产税和物业税开征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一数据像谜一般,一系列调控无疑是盲人摸象。由于权威数据的缺失,晚上数灯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楼市的无奈之举。
空置房数据不合逻辑
6540万套空置房意味着什么?按每套房供3人居住计算,这些空置房可居住近2亿人。而在1999~2008年这个城市化加速上升的10年中,我国城市非农人口总共也只增加2亿人左右。对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这个数据令人震惊,十分恐怖。”
惊讶之外,只要还原常识和逻辑,6540万套空置房的说法就很难成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98年到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总竣工面积为37亿平方米,而1998年前,大多数住房的套均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过去20多年,全国城市住房建设总规模仅为50亿至60亿平方米,而6540万套住宅按照每户90平方米粗略计算,为58亿平方米。如果6540万套空置房事实成立,意味着中国历史上近20年所盖的房子大部分都空置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经济学者郭凯称,以70平方米一套计算,6540万套房合45亿平方米,而中国2009年竣工住宅用商品房仅5.77亿平方米,也就是说,除非1995年以来所有新建成的商品住宅房都是空置的,积累到去年才有望达到6540万套。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很多高校和一些民间机构都在做关于房屋空置率的调研,有些调查水表,有些调查电表,使用方法并不科学。“民间机构可以动员的力量非常有限,如果样本选取范围过小,则会影响调查的科学性”。
顾云昌认为,当前社会对空置房数据很敏感,但没有必要夸大此数据。当前有许多人拥有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甚至第四居所,有时候只是偶尔使用,使用的频率和使用的方式不同,情况十分复杂。而很多人拥有数套居所是由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的,应该想办法调整政策,让买不起房的人有保障性住房住,同时增加供应,缓解当前房价上涨过快的矛盾。
空置房缺乏权威统计
在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的指标中,除了房价收入比和房屋租售比外,房屋空置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市场供需关系的风向标,房屋空置率反映了市场有效供给与市场有效需求之间的缺口。
房屋空置率过高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因为这说明不合理或非理性住房投资比例过高,楼市泡沫隐现,而且扭曲了住房供求关系,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矛盾,从而导致住房资源浪费。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房屋空置率一直有比较完善的统计制度和方法。有数据显示,许多西方国家都将房屋空置率的警戒线定为10%。
遗憾的是,国内房屋空置率统计一直未有权威说法。迄今为止,官方和民间对空置房的定义仍然存在分歧,空置率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导致了业界对房屋空置率的判断出现了非常矛盾的看法。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曾经表示,如果按综合空置率计算,中国住房的空置率大概不到4%,空置率高是假象。而北京市房协住宅学术委员会委员蔡金水则指出,北京1个城市可以闲置50万套,全国600个城市就可能闲置6000万套。数据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开发商与开发商的反对者都拿不靠谱的空置率说事。
其实,前几年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公布全国住宅空置面积数据,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搞笑的是,数据争议的结果居然是消灭了数据。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不再发布住宅空置面积。权威部门在房屋空置率问题上的缺位与失语,使公众的疑惑得不到及时解释。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定数量的空置房是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现象,空置率也并非越低越好。而且,在“印钞经济”没有改变前,买房保值无疑是老百姓储蓄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可能一时难以改变。
盘活空置房降低房租
本轮楼市调控已经超过百日,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目的已初见成效。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房租上涨席卷了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公众关注。
客观地说,这一波房租上涨虽然无法排除中介炒作推高房租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租金补涨压力和租房需求增加等因素叠加的结果。因此,下一步楼市调控所要做的,除了遏制房价飞涨的景象重现,更要通过政策杠杆和立法程序,让空置房尽快进入租房市场,抑制房租过快上涨。这也是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责任。毕竟,比起那些等着买房的家庭,更多租房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现实困境更值得同情。
按市场规律,租金价格无非取决于供求关系。在租赁需求无法减少的情况下,应该从增加供给的角度着手:一是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培育租赁型保障房市场;二是尽可能多地“激活”存量房,培育民间租房市场,通过税费优惠和制度设计鼓励私人房产出租。
在政府没有数量庞大的廉租房可以提供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盘活天量空置房,加大租赁市场的供应量,无疑是缓解租房难和房租上涨的有效途径。
住房空置的原因多样,有的空置房是高档住宅,租金较贵,需求范围窄;有些空置房是基于投资保值目的,业主出租意愿不强;有些是开发商故意捂盘,抬高房价……对此,需要从政策设计层面区别对待,但原则方向应该是统一的———降低空置率,提高住房利用率,培育民间租赁市场,缓解民生压力。
根据国际经验,一般居民家庭住房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25%以内是合理的,30%以内是可以承受的。最近出炉的《2010年上半年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省的房租收入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最高的杭州为30%,最低的金华仅10.3%。金华房租收入比之所以全省最低,与有大量的空置房可供出租应该有很大关系。
实现“居者有其屋”并不是“居者买其屋”,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是当前社会的现实选择。既然空置房迷雾一时难以解开,过多的“口水仗”也没有好处,有关部门不如因势利导在盘活空置房上多下工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