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广州已进入地铁时代,城市格局和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大江南西”商业步行街应充分考虑这一基本发展趋势。
1、 江南西商业步行街改造条件已成熟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发展,海珠区西部逐步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转变,工业大道周边建起了不少新兴的楼盘,越来越多的外来白领和中产阶层在此聚集,加上原有的住宅小区,已成为广州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无论是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的变化需求,还是要强化区域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力与集聚力,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江南西商圈来支撑。
江南西商业街是以江南西社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条综合性商业街,是海珠区发展最早、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商业旺地,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江南西路已成为海珠区传统的商业中心,20多年来,江南西商业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是该区域最繁华最高级的零售商业代表,除了北京路和上下九,江南西当属老广州三大黄金地段之一。尤其是江南新地地下商业街成功建成,为江南西商业步行街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步行街而言,消费行为属于精神消费带动物质消费的典型代表,它具有商城目标性购物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周未休闲购物的最佳去处。江南西路全长850米,宽约20米,十分有利于打造步行街,但目前沿街建筑各具特色,不够协调,需要进行统一整修,特别是街道绿化、行人休息地方非常缺乏。
2、商业街空间形态应从“线状”向“块状”拓展
江南西路与宝岗大道、江南大道已形成H型,可联合南田路、昌岗路,打造成一个长条形完整商住地块。江南新地与江南西街构成了立体商业街,带动了当地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氛围更浓郁。今后江南西商业步行街可向两侧纵深拓展,进行住宅底层改商业,变商业街“线状为块状”在空间上扩大商业用地面积,形成“澳门化”城市商住模式,另外,除了广百新一城这样的商业龙头外,还必须拥有多层次、多业态的商业模式。逐步打造成为上档次、上品位、上规模的商业中心。
3、江南西商业步行街定位与特色问题
商业街的特点是以板块特质吸引特定人群,拉动消费,目前江南西最为欠缺的恰好就是特色效应。要与上下九、北京路、天河商城及附近的客村—赤岗商圈错位发展。可将江南西路步行街打造成时尚购物区,以独特闲适逸质的魅力吸引时尚年青人。江南西不光是商业繁荣,也是传统美食集散地,这里还有慢半拍的生活节奏,与北京路、上下九正统的商业气质不同,江南西生活气息浓郁,生活节奏舒缓,江南西具有闲适的商居气质,可以把她包装成小资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步行街,类似上海的徐家汇商圈。
4、充分考虑地铁时代人们购物半径扩大因素
广州传统商业布局在珠江以北,“河南人”到“河北”去购物是几十年来的习惯,正是这种地理分布,使得江南西商圈的核心辐射范围比较小,基本上局限于东晓路以西、昌岗路以北、珠江以南,甚至有些客村以东的海珠区居民还没有到过江南西。但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广州已进入地铁时代,城市格局和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大江南西”商业步行街应充分考虑这一基本发展趋势,要充分发挥江南西路地处地铁2号线、8号线及广佛线的优势,扩大江南西商业步行街的消费腹地。
5、停车和交通组织是关健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大型公共空间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车流,机动车道改造为步行街的情况无疑会对原有的交通系统产生影响,由于步行街需要足够的人流量,但又不能行车,因此对交通便利性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四通八达的出入口、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且要停车方便。停车是否方便以及停车位能否满足需要,是老城区步行街改造能否成功的关健。目前江南西路周边仅有1500多个停车位,远远不能适应改步行街后需求。因此步行街改建,交通系统组织要从更大范围给予考虑,南可以到昌岗路,北到南田路,包括江南西路两旁有紫金大街、紫丹大街、紫龙大街等9条支路及宝业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