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先生是成都一知名楼盘营销总监。新政出台后,公司位于城南的一座在售楼盘销量应声下跌。为了拉动销售,张先生所属公司给了他一道难题:在不增加广告投入情况下,想办法拉动销量。接受这项特殊任务后,张冥思苦想后,也没想出个好点子。事实上,张先生遇到的难题,只不过是新政实施后,成都各房地产营销负责人共同面临的烦恼。而他同行所解决的办法,大都采取了选聘两个甚至多个代理公司,联合营销一座楼盘的策略。
所谓“联合代理”,就是一个项目选择两家或多家代理公司同时代理。在很多开发商看来,选择联合代理的理由明了:一家公司代理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惰性,工作不积极,而且市场占有率偏低,客户群相对狭窄。这些开发商认为,若要提高成交量,必须采取‘大兵团’式作战,即聘用两家或多家代理公司联合代理,形成‘全民售楼’局面。
“联合代理果真是拉动销售的良药?”张以普通购房者身份,潜入成都多个楼盘调查发现,选聘联合代理的楼盘销量并不乐观。由于置业顾问素质参差不齐,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以致上演了不少荒诞剧。而记者调查发现,新政实施后,成都楼盘“联合代理”现象还真不少。
抢夺资源
代理人员让亲友客串
“太喜剧了,为了争夺客源,竟然让亲友冒充客户,以占据另一代理公司的客源指标。”几天前一个晚上,在成都的几家房企营销负责人聚会上,成都某地产开发公司营销经理李刚谈及“联合代理”一事,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原来,李刚所在公司一项目在城西,楼盘品质不错。在严厉新政调控下,该项目销量同样步入“冰点”。为拉动销售,公司选聘了两家代理公司联合营销。李刚说,自两家公司进场后,他就再没有过安宁日子。双方人员为争夺优质客户,时常不顾客人的感受,时常现场相讥。张先生更为头疼的是,双方甚至闹成一团。而让李刚最不能理解的是,其中一家代理公司为了获取更多客户资源,竟然安排自己亲友客串客户,占据对方公司人员的机会指标,人为地将对方与客户隔离起来。
联合代理
“伤”了开发商
“联合代理难免出现恶性竞争。”成都健鹰营销策划公司总经理杨健鹰一语中的。他说,由于各代理公司业务能力高低不一,他们在工作期间,即使看似和睦,也难面勾心斗角。俗话说,“木匠多了盖歪房”,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利益竞争的前提下,“联合代理”项目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表决或策划,往往会体现出为各自利益的私心。这样的现象表现在销售上,不是各公司销售人员或明或暗争,“挖”对方客户,就是私下诋毁对方公司,或者对客户提出过高承诺现象。杨健鹰透露,在成都目前在售楼盘中,有的甚至出现了一个楼盘4个代理公司现象。
“联合代理”销售现场,往往矛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弱肉强食”的竞争格局,把紧张焦虑的表情刻写在每位销售人员的脸上。在这样心态下,有的销售人员甚至把一些较为熟悉市场的客户,误判成同行踩盘的“对手”,在接待方面表现出态度恶劣,缺少亲和力。这样的格局,自然是与开发商销售理念背道而驰的,甚至成为该项目反面宣传者。
据介绍,北京的潘石屹当年卖SOHO现代城,曾有一阵效仿香港搞全民卖楼,谁带来客户就给谁提成的销售模式。结果实行不到两个星期就无疾而终。原因是几家代理商互相抢客,管理方协调不下来就演变为恶性竞争,不但搞坏了开发商的品牌,影响了信息的传递,而且弄得售楼处全无秩序。
“联合代理人员之间发生的冲突一旦引起公众关注,最大受害者还是开发商。”成都全心地产总经理李国峰说,开发商采取“联合代理”的初衷并无不妥。毕竟,在市场竞争杠杆驱使下,为了扩大业务量,不同的代理公司聚集一起,必然形成竞争。同时,联合代理还可以整合资源,起到更好的销售效果。但是,如果联合代理一旦出现恶性竞争,开发商收到的将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太喜剧了,为了争夺客源,竟然让亲友冒充客户,占据另一代理公司的客源指标。”地产新政出台后,部分开发商为了刺激楼盘销量,选聘了两家甚至多家代理公司卖房。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营销代理公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缺乏协调管理,他们在利益驱使下,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
□温馨提示
销售楼盘还是自己队伍好
“联合代理”销售和独立销售应该说各有利弊,各有所长。问题是怎样采用,才能各尽所长。有经验的开发商大多是初期采用“联合代理”模式,一边学习代理商的管理一边锻炼自己的销售队伍,最终是开发商完全或者大部分自己销售。面对这样不争的现实,开发商只能聘请那些有着丰富从业经验、专业敬业勤奋、能与开发商同心同德把项目做好的代理商提前介入,实行全程代理,从最初的拿地、规划土地到产品定位再到销售推广定位,完整、连贯、高超、一气呵成进行谋思规划,从而确定项目的全程开发调性,并分解成不同节点,逐一按节点施行。
推荐阅读:
巨头纷纷挺进商业地产 与住宅分庭抗衡时代来临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商业地产市场的复苏远比住宅市场缓慢,但据高力国际物业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商业地产复苏明显加快,在楼市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开发商纷纷转战商业地产,加大对商业项目的投入比例。6月,保利斥资12亿元拿下武汉一块商住用地,再次用实际行动表明其进军商业地产的决心。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有地块含有一定的商业配套且地段好、价格便宜,公司还会考虑再拿地。早在今年4月,保利高调对外宣布,未来3-5年,公司持有商用物业的投资比例将增大到全部投资的30%。其中,今年5-6月保利分别在成都、上海、广州、南昌及武汉等地拿下商住或纯商业地块不下10宗,斥资近百亿元。6月9日,万科对外发布产品策略:首个城市综合体龙岗中心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将在明年和后年分别投产两家酒店……从今年万科在深圳所推出的产品线来看,商业地产的开发已占到万科业务核心的较大比例。此外,合生创展在商业地产上也不甘示弱,目前,该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11个商业地产项目启动开发,部分项目将在今年投入运营和招商。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启动了投资70亿元、位于上海副中心五角场的合生国际广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