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经历了红红火火的春节,走过茶香满城的四月,我们作别激情多彩的初夏,迎来了又一个果实繁盛、适宜略作休整的季节。在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浓甜果香的季节,杭州商贸经济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欢欣鼓舞的漂亮成绩单。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之下,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以及2010年商贸工作总体思路,今年上半年,杭州市贸易局按照全面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以“促消费、重民生、推发展”为主线,在经济回暖、收入增加和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的烘托之下,今年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4—6月,连续三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超过20%。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以“2010休闲消费提升年”为主旨,“红红火火过大年”、“清新早春·柔美女性”、“浙江商品大集”、“激情五月”、第二届萧山购物节等一系列主题促销活动在城乡蔓延,强有力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以萧山购物节为例,十天时间内196家参与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3.18亿元,同比增长22.93%。而夜间经济以及文化、旅游、休闲、健身等新兴的服务消费市场,则犹如一剂强心剂,成为全市拉动消费强势增长的新亮点。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51亿元,同比增长20.2%。从城乡结构看,我市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50亿元,同比增长20.3%,乡村实现零售总额外负担32.01亿元,同比增长17.9%。分区域看,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66亿元,同比增长20.5%,五县(市)实现零售总额134.84亿元,同比增长18.34%。五县(市)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83亿元,同比增长18.48%。分行业看,我市批零业实现零售总额908.89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住餐业6.4个百分比,占我市消费品总额89.77%。
一以贯之的各项民生工程也在这半年中得以不断向着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推进。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渐入佳境”,截至6月30全市已受理汽车以旧换新4241辆,回收5大类家电达85.1万台,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66.5万台,回收量、销售量均居全省第一;通过启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和服务进社区活动、继续“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活动等方式,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转入了巩固整治成果、完善长效管理阶段,被列入今年整合改造提升之列的商品专业市场也已有过半数进入了施工或已完成方案设计、会审、招投标等阶段;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则正进一步朝着标准化、连锁化、信息化方向推进。
盘点得失,总结成败,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站在20%骄人增幅的基石之上,杭州商贸正朝着增长14%的年度目标,继续扬帆向前!
全民消费杭州进行时
[ 促消费 ]
全民消费杭州进行时
一次全民参与的促销活动或许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但一种商业模式引发的消费兴奋却是旷日持久的,革命性的。
2010年,休闲消费提升年,一场场主题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当杭州市全方位促进消费的全民运动正热火朝天之时,半程回顾,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开展促销活动、繁荣农村市场、发挥政策效应、推进新兴消费”这四驾促消费、扩内需“马车”的拉动之下,消费市场已是一派繁盛。
案例一:主题促销激起全民购物大狂欢
3月下旬的一个午后,本城潮人聚集在杭州大厦广场前,品味着地道的德国啤酒、正宗西餐,随后进入商场开始周末购物活动。这场集美食和购物为一体的精彩路线是由杭州大厦购物城精心设计的,因为有了这场关于Shopping、啤酒和美食的“购物嘉年华”派对,杭州潮人享受到了地道的德国啤酒、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更为购物活动增添了无数乐趣!同一天,解百推出“旧鞋换新”环保活动,凡是拿旧鞋、旧包来的客人都获得一份礼物,不仅有鞋包护理券还有抵扣券,当天,拿着旧鞋来解百变废为宝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均以超低的优惠价格淘到了不少潮流时尚的鞋包。 与此同时,百大和银泰武林店内亦人潮涌动,因为两大商场推出的购物赠礼活动和羊绒衫冬装折扣促销力度颇大,让蜂拥而至的消费者淘到很多实惠,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伴随杭城百姓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周末,而几大商场也都挣了个盆满钵满。
可以把“疯狂”送给萧山购物节——从4月24日到5月3日,短短的10天时间里,近200家位于萧山的商贸企业500多个门店,共同推出了118项主题消费活动。最终,这场较2009年更为火爆的消费盛宴创下了13.18亿元的惊人销售数据,比去年同期整整增长了22.9%。5月,声势浩大的富阳百货大楼60周年店庆,不仅为商场带来了数倍于平时的人流量,更在销售额上获得了最直接、最明显的效益。以内衣针织部为例,60周年店庆期间,该部一天的销售额达到了10多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60%多。女装商场更为生猛,单日便创下近20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5%。
掀起疯狂消费风潮的不仅在萧山,还有富阳、桐庐、临安等各个县(市)。富阳百货大楼举行60周年店庆,女装单日便创下近20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5%。在富阳百货大楼的带动下,当地的不少商家也纷纷推出了名目众多的促销活动。5月19日至6月1日,富阳大润发推出超市开业五周年店庆,客流量达到了13万人,创下1200多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6.3%。
案例二:把汽车和家电送到农民家门口
今年五一,桐庐县分水镇的农民小张将与相恋三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为了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小张亲力亲为跑新房装修。三月底,他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置办完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件家用电器。“本来我还对买什么牌子的电器很头疼呢,可走进商场的家电部一看,嚯,那些‘家电下乡’的电器品牌又响又实惠,我没花太多时间就把所有电器给搞定了!”如今已是娇妻在怀的小张,坐在自家新房敞亮的客厅里,喜滋滋地说。
让小张欣喜不已的不仅是国家的好政策解决了他买家电的难题,市贸易局组织的“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活动一并也解决了他和妻子的出行问题。看到厂家开到家门口来展示的几十辆汽车,小张认真研究了车的性能和优惠幅度后,最后敲定了一辆国产某品牌的微型轿车。
[数据链]
如果说,2009年的消费促进只是初绽艳色的花朵,那么,当2010年走过一半之时,我们已经可以说,新一年的社会消费,早已升级为一场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春华秋实。
这是一场构筑“休闲消费提升年”的城区联动、滚动推进。前有“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促销、“清新早春·柔美女性”的女性月主题促销、“浙江商品大集”北京参展,后有“激情五月”促销月、“天堂夜明珠、多彩不夜城”——2010“夜杭州”启动仪式等活动。激情洋溢的主城消费也极大地激发了各区、县(市)的消费活动。各区、县(市)相继举办了“2010中国·临安百笋宴”、“潇洒桐庐、烂漫山花”桐庐县第二届山花节、2010年杭州新登半山桃花节、第四届富阳“拔山高峰”茶文化节、第二届萧山购物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领域,有效发挥了消费拉动作用。尤其是萧山购物节,196家参与企业一举创下10天实现销售额13.18亿元的历史最佳业绩。
通过最大程度让百姓乐享实惠的汽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更是极大地拉动了汽车、家电市场的消费。到今年6月30日为止,我市已受理汽车以旧换新4241辆,发放补贴5793.5万元,已回收5大类家电达85.1万台,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66.5万台,销售额25.93亿元,回收量、销售量居全省第一。
四大民生工程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 保民生 ]
四大民生工程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商贸流通,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服务。细数我市在改善商贸流通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你会恍然大悟:哦,难怪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了,难怪各方面的生活更便利了,原来是商贸流通服务不断改善了啊!
始终坚持市场意识,市贸易局紧紧围绕百姓所需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服务,提供市场内生动力,扩大社会商贸需求,优化百姓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充实、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顺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镜头一 ——专业市场商场化,逛这样的市场真惬意
第一次走进翰林农贸市场,也许你会大吃一惊——中央空调,自动扶梯,液晶电子滚动屏幕,敞开式货架,甚至还搞起了品牌促销……这,还是印象中的菜场吗?怎么倒更像一家生鲜超市!没错,这便是按照商场超市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后的“五星级”农贸市场。在这里,买菜再不是令人皱眉头的烦心事儿,反而更像是逛超市那样舒适惬意。
走进整治一新的武林服饰城,哪里还会看到半点老店的影子:敞亮的店堂,洋气的化妆品柜台,一家家时尚气派的品牌服装店——俨然在逛大商场嘛。你能想象,这是从一个人声嘈杂、柜台杂乱、货品参差的服装市场转变来的吗?
[政策回放]
市场改造提升是市贸易局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为了加快杭州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的跨越,市场改造提升被列为了我市商贸重点工作之一。2006年起,市贸易局以建立“环境最整洁、管理最规范、食品最安全、服务最满意”全国一流农贸市场为目标,先后投资2.1亿元,对146家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与此同时,通过“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样板市场创建、设立农残检测室等长效管理手段,实现了农贸市场硬件和管理的同步提升,得到百姓、专家及外来游客的一致好评。同样“摇身”变为商场化市场的还有散落在杭州各城区的专业市场。2007年以来,本着“新建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五个一批”的思路,一大批专业市场在摆脱了传统的脏乱差市场形态之后,实现了从布局到交易方式的整体提升改造。
[数字说话]
今年上半年,继续以管理“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半年来,市贸易局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农贸市场协会,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了三次检查。制定了《农贸市场经营户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开展了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广场优惠销售活动。推进农贸市场创建健康市场,上半年有18家农贸市场向市健康办审报创建健康市场。
2010年市区列入整合改造提升的商品专业市场35家。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的有8家,已进行方案会审的有2家,完成招投标的有2家,正在施工的有2家,完成撤销的有3家,完成搬迁的有1家。
镜头二——生活因“农村沃尔玛”而改变
2010年的这个春天,当富阳农民孙某结束“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的传统式、标准化农村生活,改而在老宅边上的农村连锁超市解决大部分生活需求时,他自然不会想到,这种被人们称之为“农村沃尔玛”的农村商业新形式,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村假货泛滥牛皮癣,更本质的是意味着农村商业形态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带动这种变化的,正是浙江省内致力打造“浙江农村沃尔玛”的商业连锁机构。
不久前,在原富阳农村生活资料配送龙头企业华辰公司的基础上,杭州华辰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得以重组,成立了总投资额达5亿元的浙江供销联合配送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浙江农村沃尔玛”大型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物流公司。该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将联合全省各地供销社,充分发挥“一网多用”的叠加效应,构筑“配送总站——配送分站——供销生活e站”的现代物流模式,到2015年拥有1.5万个农超店、500个生活e站,物流配送总额达到30亿元,通过富阳辐射全省。
[政策回放]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特别是关注农村的食品安全,是市贸易局多年来工作的重心之一。怎样既能便利农村居民的生活又能保障食品安全呢?市贸易局积极响应商务部提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进以农村连锁经营发展为载体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今年上半年,贸易局以打造“农村沃尔玛”为导向,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目前已出台深化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打造“农村沃尔玛”的实施意见和基本要求。
[数字说话]
截至去年末,全市136个乡镇中共开设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181家,实现了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2105个行政村中共发展日用消费品村级连锁便利店2753家,实现了行政村连锁便利店全覆盖。
不仅如此,贸易局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成果,力争再通过3-5年时间,使“千万工程”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农村沃尔玛”——进一步发展自然村连锁便利店,实现自然村基本覆盖;巩固、提升已发展的乡镇普通超市,力争数量在原有基础上逐年递增,努力实现计算机100%联网;在有条件的乡镇一级着力打造大中型超市(卖场)。
镜头三——打造现代回收业,便利你的生活美化城市环境
还记得废品收购站吗?废品遍地、污水横流、蝇虫乱飞、臭气熏天……无论谁路过这里都会皱着眉头绕着跑。可是,我们日常淘汰下来的废旧报纸、家用电器等等也确实需要有人来收掉。怎么办呢?通过堵疏结合的方式,把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起来!如今,只要拨打400电话或者通过网上操作,就可以轻松享受废品收购上门服务。
[政策回放]
市贸易局以方案部署把方向、网点整合推进度、平台搭建明重点、分拣中心建设作保障四项举措,加速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打造现代回收业。
我市被商务部列为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后,贸易局拟订了试点方案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连锁经营、分拣中心(集散市场)、在线收购等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确定了市区试点单位6家,并筛选了以连锁经营、在线收购和分拣中心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一批项目。社会示范点建设和在线收购得到推进。
[数字说话]
上半年,杭州申奇、杭州中基等9家回收公司已将下属的70家分公司、回收站统一变更了公司所属的连锁经营网点,更换了统一的企业名称和店照。重点推进了以杭州申奇、杭州绿联、杭州市物资回收公司为重点的3家分拣中心(集散中心)建设。同时,市贸易局还积极引导杭州申奇、杭州绿能两大回收企业推进在线收购建设。
镜头四——保供稳价,确保市民“菜篮子”货足价稳
张阿姨60多岁,退休在家帮着儿子带小孙子。每天,让儿孙们吃好就是她的头等大事。住在古荡的她每天一早走进古荡农贸市场,东挑西拣,换着花样让孩子们吃得开心又营养。“每天,菜场里的各种瓜果蔬菜都很丰富,价格么,也还能够承受。”张阿姨说。
[政策回放]
上半年,我市气候多变、价格波动明显、食品事件较多,市贸易局始终把确保“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维护价格稳定作为关注民生的重头戏。特别加强了粮、油、肉、蔬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供求、价格等方面的跟踪监测,启动了监测日报制度,掌握市场动态,搞好市场分析,及时反馈情况。保障应急救灾和市场调控需要,落实杭州市区2000吨猪肉的储备量。
同时,顺应信息化建设,更新硬件设施,保障肉品质量。年初正式启动建设杭州市区的肉类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项目的建设,并向市政府申报了市直机关年度创新创优项目。目前已完成调研研究、需求分析、系统集成设计,以及项目的系统软件开发等环节。该项目总投资546万元,预计到今年12月上旬全面建成应用。
[数字说话]
今年1-6月,全市各粮油专业市场共成交粮油及副产品10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2吨,增长15.56%;成交金额为40.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亿元,增长29.34%。
三年时间,打响“夜杭州”品牌
[ 新亮点 ]
三年时间,打响“夜杭州”品牌
大屏幕上,一幕幕掠过的是霓虹梦幻的迷人夜景,以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同样热闹非凡的夜间休闲消费场所;舞台上,上演的是一出出展现百姓多彩夜生活的歌舞、滑稽剧。6月4日晚,一场名为“天堂夜明珠、多彩不夜城”的主题晚会拉开了2010年“夜杭州”系列活动的序幕。而这场晚会的舞台便搭建在了杭州市民再熟悉不过的黄龙大排档外。
尽管晚会听起来很精彩,但是身处大排档内的潘先生却根本腾不出脚步去看看热闹——自己所经营的石浦海鲜排档总共600多平方米的就餐区、10多个独立包厢,此时早已是座无虚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身为老板,他也不得不加入到点菜、结账的服务员队伍中去。“现在还不算最高峰的时候呢,等真正进入盛夏,或是碰上黄龙体育馆有球赛什么的,一个晚上翻三、四次桌都是很正常的。”一面忙着替客人下单,潘先生一面语速飞快地说。
如果说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的黄龙大排档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而集聚了如此旺盛的人气的话,那么在城市的另一端,初来乍到的胜利河美食街则着实让人们见识到了美食夜市的无限潜力。
晚上5点半,夕阳的余晖还映照在天际,这条美食街上的不少热门餐馆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老底子的老头儿油爆虾,外婆家旗下的新成员“运动会”,重口味的樟树底,湖州鸭脚粉丝、温州鱼面、绍兴臭豆腐、重庆特色烤鱼、韩国铁板豆腐等各种风味小吃……纵使你的口味再挑剔,也总能在这儿找到足以征服你味蕾的美食。
和美食夜市、夜排档同样人气十足的,还有散落在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商场、商业特色街。开足冷气,推出比“满就减”更诱人的折扣让利,7月中旬,包括解百、百大、银泰西湖店等在内的多家商场不约而同地启动了夜市,借此来加大客流、拉动销售。“没做夜市以前,16:00以前的销售额和16:00以后的大致持平。做了夜市之后,17:00以后的销售额大致可以占到全天的五成以上,而且夜间的客流量明显增加,500元以上的客单比之前增加30%。”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此前两年商场夜市所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进入夏季,商场晚上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比白天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晚上的人流量一般是白天的1.5倍,而晚上的销售额则能达到白天的2倍左右,晚上1个小时的销售额抵得上白天2个小时。
比商场更早些便打起 “夜经济”主意的则是各色商业特色街。比如位于凤起路和体育场路之间的杭州丝绸城就把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让游客在白天饱览西湖美景之余,晚上还能逛逛特色街,买些丝绸这样的杭州特色商品。也难怪经常来杭州度假的上海姑娘小林这样感慨:“以前来杭州旅游,晚上想逛街,除了河坊街似乎很少有其他选择,现在丝绸城夜市、南宋御街都成了我夜游的好去处,一个晚上还玩不过来呢!”
逛夜市、享美食、泡酒吧、赏夜景……夜幕之下,杭州这座城市正涌动着无限可能,令人目不暇接,却又心驰神往。纷繁的色彩之中,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无论是三口之家还是三五好友,无论是什么年龄、职业,都可以在杭州尽情享受自己最合适、最喜爱的夜生活。
[数据链]
这是一组被一再引用的数据,读来却依然让人惊叹:从元宵节开业到6月底,开业仅仅4个月时间的胜利河美食夜市已经实现营业额2952万元!作为率先亮相的美食夜市之一,胜利河美食夜市的漂亮数据无疑为杭州夜市三年计划的顺利推进打响了头炮。
根据今年上半年颁布实施的《杭州市区夜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起至2012年,杭州将用三年时间在各城区建设19条各具特色的夜市,打造城市特色鲜明、吃购娱乐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工作一流、交通便捷顺畅、环境整洁卫生、管理科学合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品质夜市。截至2010年6月底,包括胜利河、大关、登云路、九堡和丁桥等在内的5条夜市已经建成并顺利开张,另有11条夜市方案通过专家和相关部门的评审。
与此同时,《关于鼓励扶持夜市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也一并出台。根据投资额、完成时间,在三年培育期内经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夜市将享受5万至12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表现出色的夜市、夜间消费休闲场所等还将被授予“夜明珠”、 “天堂夜明珠”等荣誉称号。
围绕“夜明、夜购、夜游、夜休闲、夜文化”等一系列杭州夜间消费的新增点和新亮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之下,市贸易局将在今年集中开展“春茶香飘满天堂、盛夏纳凉逛夜市、金秋休闲欢乐购、冬暖杭州同欢聚”四大板块的商品促销、会展促销、展示销售、夜娱夜游等活动,力争打造“夜杭州”的品牌效应,使之成为杭城的另一张“金名片”。
下半年重点做好“六抓六提升”
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目标的实现
[ 展未来 ]
下半年重点做好“六抓六提升”
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目标的实现
今年上半年,骄人经济增幅给了所有人强劲的动力。然而,接下来的这半年全市促消费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何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目标的实现成为市贸易局的工作重点。着力做好“六抓六提升”成为了下半年商贸工作的重心所在。
一是抓消费新增点,提升消费潜力。继续以休闲消费提升年系列促销活动为主旋律,积极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重点做好年底的第三届休闲购物节。紧抓“夜市经济”这一消费新增点,力争年内10条夜市开张营业。探索农村新型流通组织,加快农村千万工程网络建设,发展集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资、便民服务项目等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站”。继续贯彻落实汽车及家电以旧换新相关工作。
二是抓品牌战略,提升商贸国际化水平。举办好茶博会、“第十一届中国(杭州)美食节”和中国国际(杭州)咖啡西餐文化节等活动。开展年度流行菜肴评选,全力组织好与新加坡、台中等地区的美食文化交流活动。
三是抓市场开拓,提升转型升级能力。培育商贸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跨区域扩张能力,对解百、银泰、话机世界、杭州大厦、知味观等企业的改造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推进商品市场的创新提升,增强集聚辐射能级;组织产销对接。
四是抓改造进度,提升“市场整改提”质量。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商品专业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作的补充意见》,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及操作流程;抓紧修改并通过《杭州市区商品专业市场整合提升五年规划》修订稿;加强“一场一策”的指导和协调。
五是抓规范管理,提升特种行业发展层次。下半年,特种行业管理要通过“一个中心、一个突出、一个强化”全面铺开。要以度点工作为中心,完成提升、改造、新建30家社区再生资源回收连锁网点,力争在10月底前进行验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