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8日到8月10日,中国·大兴安岭第二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简称“一节一会”)将隆重启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本届“一节一会”筹委会本着“务实、节俭、高效、创新”的原则,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招商组等10个工作组。按照政府主办、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的主旨,集中展示蓝莓及山特产品的发展成果,宣传大兴安岭生态建设的成果。
展会通过推介绿色产品,为国内外客商创业发展、合作共赢创造良好商机,努力搭建蓝莓及山特产品贸易平台,倾力打造中国蓝莓之乡、山特产品集散地的城市品牌,促进大兴安岭绿色产业提档升级,为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做出新的贡献。
参展企业月底进驻
中国·大兴安岭第二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的会场将分为会展中心和大兴安岭特色产品批发市场两个展区。目前,两个展区的主体改造施工及装饰工程已经进入尾声。7月30日前参展企业将全部进驻完毕。
展览组将展区进行了细致的专业划分,最大限度地展示大兴安岭生态特色和绿色食品特色。他们将会展中心展区作为主展区,分为A区和B区,A区一层是绿色产业展区,二层是林产工业和旅游产品展区,四层是外邀企业展区;B区是绿色食品展区,主要由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驻;将大兴安岭特色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第二展区,一层为大兴安岭绿色食品精品展区,二层为山特产品散货展区,三层为大兴安岭各林业局产品和旅游产品展区,四层为恒友家具精品展区。
会展中心与大兴安岭特色产品批发市场相隔较远,为了有机联接两个展区,展览组在沿线街路投放条幅、刀旗等,形成隆重、热烈、欢庆的节会氛围。
文化活动紧张排练
行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全局之力,认真组织筹备各项文化活动。目前各项文化活动部署已安排就绪,各环节工作正在进行紧张的培训、创作、排练和链接当中。
在新世纪广场演出的《走上高高的兴安岭》已完成总体策划,由中国文联、省歌舞剧院和大兴安岭艺术剧院组成,整台节目时长约两小时。目前省歌舞剧院和大兴安岭艺术剧院正在进行节目创编排练。
在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演出的《大岭杜鹃红》已经排演完成,本台节目以大兴安岭地域文化为题材,由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排演。
地委办行署办对“蓝莓节”期间的女子管乐大赛和展演活动已做出安排部署,已确定漠河、加区、新林、呼中、图强、阿木尔、韩家园等七个县区局参加全区第十届管乐大赛并承担“蓝莓节”开幕式迎宾和女子管乐展演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蓝莓节”期间,由加格达奇区文体局承办《加格达奇区军民同庆建军83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全区歌手大赛颁奖仪式暨汇报演出》两场专场广场文化活动将陆续登场。
蓝莓资源优势明显
大兴安岭的蓝莓资源丰富,天然野生蓝莓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大兴安岭蓝莓资源占全国蓝莓产量的90%。据2006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去年,大兴安岭地区人工实验种植蓝莓面积为600亩左右,主要种植地包括地区农林科学院、加林局、新林、塔河、十八站等。
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温差大,春秋两季明显。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得蓝莓果实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温度、阳光的骤变合成了更多的有效成份。漠河中国北极蓝莓是生长在永冻层上林甸地带,地表温度极低。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我区的蓝莓果口感好、有用成份含量高。此外,中国北极蓝莓资源分布地都是人烟稀少,远离重工业区、农区的林甸地带,无化肥和农药的施入,是典型的纯天然、无污染产品,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新闻链接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灌木植物,野生品种为笃斯越桔,俗称都柿。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近圆形,果肉细腻,甜酸适度,且具有清爽的香气,风味独特。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防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改善视力等保健作用。
蓝莓生长地域范围主要分布在西林吉林业局、图强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塔河林业局、新林林业局、松岭林业局、呼中林业局(含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格达奇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及呼玛县林业局等11个林业局。
大兴安岭招商引资企业百盛蓝莓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研制出两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蓝莓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刘迪摄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目标
由于蓝莓特殊的保健价值,产品的深加工市场非常广阔。大兴安岭地区对于蓝莓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利用比较晚,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到现在的多部门协调管理,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的蓝莓系列产品蓝莓果酱、饮料、果糖、蓝莓果酒、罐头、蓝莓冰酒、果干、蓝莓花青软胶囊素等142种蓝莓系列产品。蓝莓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大连、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目前,大兴安岭有从事蓝莓加工企业24家,多数为初加工产品。
一、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结合技术力量和工作基础条件,在全区建成蓝莓组培苗木繁育基地和扦插苗木繁育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蓝莓组培苗木繁育基地设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和塔河县中心苗圃,到2012年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00万株;蓝莓扦插苗木繁育基地设在新林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和加区神农北药有限公司,各建设温室4栋,面积4000平方米,到2012年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00万株。
2010年种苗繁育(扦插苗和组培苗合计)200万株;2011年种苗繁育400万株;2012年种苗繁育600万株,力争到2015年种苗繁育稳定在1000万株。
二、原料基地建设
1、野生蓝莓集约经营采集基地建设。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图强、阿木尔、塔河野生蓝莓集中分布区,重点建设15万亩野生蓝莓集约经营采集基地;在大兴安岭中部十八站、韩家园、呼中、新林野生蓝莓中度分布区,重点建设10万亩野生蓝莓原料补充采集基地;在大兴安岭南部加林局、松岭、呼玛野生蓝莓分布边缘,重点建设5万亩野生蓝莓资源恢复采集基地。通过集约经营,提高野生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产量。
2、人工种植蓝莓基地建设。加格达奇、呼玛、松岭、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等利用适宜的气候和相对广阔的土地,开展人工种植;北四局利用相对丰富的野生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以人工种植为补充,大力开展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十八站、韩家园以现有零散的野生分布面积为基础,通过恢复性补种、人工种植两种途径,逐步扩大种群面积和种植面积;呼中、新林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野生蓝莓生态脆弱,可适度开发利用,发展人工种植。
三、产品精深加工
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培育2至4家年产值上亿元,集基地、生产、研发、加工、贸易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研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促进蓝莓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使蓝莓产业真正发展成为富民强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