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年12月起,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启动“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商户资格分类认证活动”,在其广告中大肆宣传昆明螺蛳湾市场将搬迁,使昆明螺蛳湾市场会不会搬迁的问题“雷倒”了众多螺蛳湾商户,时至今日,这个关系到10000多商户,10万多相关从业员何去何从的问题,却一直没有相关权威部门发布信息予以说明。
权威部门未对“搬迁风”作回应
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宣传广告中发布了《第(1)号通告》。通告称,“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以立足于现有螺蛳湾片区的易地改造而立项,现有螺蛳湾片区将予以搬迁,搬迁后该区域将规划建成城市的次CBD;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必须与老螺蛳湾市场搬迁工作进行捆绑,坚持先建后搬的原则,实现现有螺蛳湾市场商户的平稳搬迁。”这则通告使昆明螺蛳湾市场的商户非常不安。
昆明螺蛳湾市场需不需要搬迁?如何搬迁?是要异地安置还是要就地升级?这些令螺蛳湾商户深感疑惑的问题,却没有政府部门出面发布权威信息对此进行澄清,在记者就此问题采访昆明市规划局时,工作人员表示,对这个问题规划局暂时无法答复。这一期间,尽管昆明市西山区政府表示支持螺蛳湾市场就地升级,螺蛳湾商会多次向媒体和商户声明螺蛳湾不会搬迁,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昆明螺蛳湾市场搬迁传言还在困扰螺蛳湾商户。
“搬迁风”何以一发不可收拾
搬与不搬,使昆明螺蛳湾市场的前景成了迷局,而谜底未揭晓前,昆明螺蛳湾市场管理方和商户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宣传广告为何能快速掀起“搬迁风”?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传播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阳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后来进入市场的企业通过品牌“搭车”方式,挂靠上市场知名品牌而使自己得到成功营销的例子并不鲜见。“昆明螺蛳湾市场品牌是在特定历史潮流中形成的,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逐步壮大,这样的历史条件不可能再被复制。”高阳说。
高阳认为,昆明螺蛳湾市场没有系统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是“搬迁风”能快速刮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螺蛳湾市场的品牌形象主要靠商户们生意往来的口碑形成,多年来螺蛳湾市场商户一直固守在由商户们口碑传颂搭建的市场品牌形象,螺蛳湾市场管理方缺乏对‘螺蛳湾’品牌的系统规划和经营。近几年来,媒体对昆明螺蛳湾市场的报道,大多以负面报道为主,报道的内容常和交通拥堵、火灾隐患、商户和市场管理者的矛盾为主,这些报道给市民和政府部门对螺蛳湾市场留下不少负面印象,但螺蛳湾市场的管理方对此没有足够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负面报道使螺蛳湾市场的品牌价值逐渐老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宣传挂靠了昆明市政府要打造新昆明的口号,其宣传广告中还鲜明提出要异地安置螺蛳湾,一面是螺蛳湾市场已经老化需要升级换代,一面是一家公司提出要异地创建新螺蛳湾的大旗,这就给商户造成了昆明螺蛳湾市场可能搬迁的疑惑。昆明螺蛳湾市场应当从中吸取教训,系统规划经营自身的品牌形象。”高阳说。
螺蛳湾商户可申请政府部门公开信息
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广告中宣称昆明螺蛳湾市场要异地安置,螺蛳湾商会则强调昆明螺蛳湾市场将就地升级,两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分别代表了省外知名客商和昆明螺蛳湾市场老个体户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协调两者不同的利益诉求又一次拷问政府部门智慧。
昆明螺蛳湾市场搬迁与否,涉及到众多商户和相关就业人员何去何从的问题,云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的安树昆教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发布权威信息,向螺蛳湾商户详细说明昆明螺蛳湾市场会不会搬迁,如何搬迁。”安树昆说。
安树昆还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因此,包括螺蛳湾市场管理方、螺蛳湾商户在内的相关人员,可以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记者 罗光裕 吕良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