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征篇
08岁末回顾,无疑买卖市场的积压与租赁商圈的升级的鲜明对照,专业市场的热销是为08年的关键词。
特征一:供求比例上升 商铺出售压力增大
打破了2007年供不应求的整体形势,2008年供应量上升而去化量下跌。一升一跌,供求比例则由2007年的1:1.1 至今年的1.6:1。究其原因,一来,从时间节点来看,上半年除了因2月传统春节影响,销售量仅为7.41万平米,其余月均去化量保持了12万平米以上的速度。而自8月起,交易量逐月下降,难以突破10万平米的月度成交量。可见经济危机对国内影响力渐渐凸显,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二来,人们对商业地产的投资渐理智,不轻易被开发商承诺的投资回报所鼓动。商业项目是否拥有成熟经营模式以及有支撑力的投资回报越来越被投资者所看重。
特征二:专业市场仍受青睐 迪斯尼效应初现端倪
从成交排行榜中看出,专业市场依旧属市场宠儿,宝山区的长江国际贸易中心。共成交5.41万平米(2296套),虽然其商铺最高3.47万/平米的单价在专业市场类不属价廉,不过该项目23.6平米的套均面积使得“小面积、低总价”总是能成为发展商的噱头,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其他几例大型专业市场项目如长三角物流中心、上海箱包城、上海玫瑰园商贸城等亦频繁占据月度成交榜显著位置,2008年1-11月成交面积分别4.62万平米、4.55万平米、3.94万平米。另外迪斯尼落户川沙之定论使得周边房价逆市飘红,其板块内的绿地东海岸国际广场项目,自3月开盘以来去化势头良好,截至11月底,商铺去化1.71万平米(194套),且最高价高达4.4万元/平米,成为年度商场类成交明星。
特征三:商家热情不减 中心商圈频频升级
虽然与07年相比,消费者信心明显不足。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力凸现,失业、降薪等风险的增加无力降低了国民的购买力需求。相对应的,零售物业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不过相对来说,快消、餐饮、服装等产业受冲击较小,国外一些时尚类零售商选择进入或者继续扩大其在华业务。与此同时, 08年上海市区商圈升级步伐频繁,如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年初停业装修并更新了45%左右的品牌,消费档次调高约20%。港汇广场引进了Versace、Dkny、Paul&Shark等国际一线品牌;虹桥商圈08年新增了长房国际广场、虹桥天都、泓鑫国际广场以及汇金百货天山店等约17万平米的商业面积。大虹桥商圈黄金城道的开放、LV大厦的即将动工表明其将全力打造高端涉外商业;南京西路商圈的金鹰广场5月歇业闭关,预计09年4月面世,届时将引入GUCCI2000平米的豪华旗舰店。同时,863号的原鸿翔百货在10月初迎来了英国玛莎百货的开业。未来越洋广场、嘉里中心二期、协和城二期、大中里等多个商业项目的落成均揭示南京西路商圈的竞争升级;淮海路商圈则云集了众多大牌旗舰新店。C&A位于思南路口雪豹商厦的旗舰店粉墨登场,爱玛仕、“芭比娃娃体验馆” 以及厉峰集团旗下的登喜路世界不久亦可能落户。豫园商圈娱乐休闲广场——豫龙坊0面市,明年还将落成MSsquare购物中心。标志着其由小商品集聚地向多元化商业中心的转变。
特色商业街方面,一些传统代表将改变以往街摊式的经营模式,引进较高端品牌。如云南路美食街预计12月将重新展现,汇聚了包括五芳斋、小绍兴大酒店、鲜得来排骨年糕店、等传统美食店,体现其老字号文化特征。而吴江路则基本完成新一轮招商,引进包括星巴客、一茶一座等品牌,传统品牌小杨生煎等继续保留,店面进行了相关调整。
特征四:鼓励政策利好 未来形势信心高涨
近日政府出台了政策加快外商投资房地产审批节奏,一直以来严格的限外政策松动迹象明显,在现在住宅形势相当不明朗的情势下,商业项目更容易获得外资的青睐。另外10月初,相关部门开始征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案的意见稿,并经过央行、证监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各大部委会签完毕后送呈国务院并取得批复。预计明年初待reits实施细则确立后可能出台,无疑为对资金要求比较高的商业地产商吹来一股暖风。
展 望 篇
2009年,零售业市场的新增物业面积预计比08年稍有回落,为200万平米左右。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下滑趋势较明显。预计年去化量120万平米。严峻的销售压力可能促使部分开发商转售为租,等待市场回暖。
2009年,市中心优质商铺租赁供应有限,空置率保持较低水平。由于中国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且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提振内需是国内目前经济政策的主基调,一些国外品牌将积极拓展对华业务,市区的高档购物中心将继续保持其品牌的活跃调整。相对应的,市区租赁市场的活跃,销售业绩的增长也将使得租金平稳良性增长。
2009年,世博效应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将通过网点布局规划、业态配套等,结合形成轨道枢纽型商业中心,有利于上海商业布局的进一步扩散。
在义乌这个小“联合国”里生活 我很快乐2009年01月09日 2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义乌这个小“联合国”里生活,我很快乐。以前我是一只懒虫,来到义乌开始学习中国话以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勤奋,中国话让我越来越痴迷,也有冲动继续学下去”在义乌当英语老师并做进出口生意的英国人Nigel很兴奋的告诉记者。
Nigel四年前来到义乌做生意,后来还在义乌一所高校里当英语老师,他告诉记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话易说难懂,在义乌做生意,不能只会说简单的中国话,还要更多的去理解中国话的含义。
因为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Nigel四个月前开始学习中文并把每一个学会的汉字用笔写下来,慢慢的理解汉字的意思后,他觉得中国话很有意思,学习起来也简单多了。Nigel告诉记者,自从学习了中文后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喜欢中国,喜欢义乌,义乌是个商业城市,不仅商机很多,在这里可以一起交流的外国朋友也很多。他说,在他们国家哪怕去超市买东西遇到的也只是同个国家的人,但是义乌不一样,经常会惊喜的发现可以遇到各个国家人。Nigel来义乌后还娶了一个义乌老婆并在义乌还开了一间酒吧,他们生活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Nigel说他已经萌发了打算长期的生活在这里的念头,现在他已经可以用简单的中国话和别人交流了。
还有一些在义乌做生意的外国人,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的还会说义乌话。一个外国朋友告诉记者,对他们来说,学说中国话和学说义乌话都差不多,虽然义乌话讲的大声点像在吵架,但听起来很有意思,对于老外来说,普通话和义乌话都是外语,所以有的老外就直接学说义乌话了,还能用义乌话来和当地人做生意,有些还与市场经营户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串门吃饭、相邀出游、同室娱乐是常有的事。
随着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日益繁荣,义乌市吸引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将近10000名外国人长期驻扎在这里做生意,虽然只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县级市,但是义乌因为小商品而闻名世界,每天不仅有大量的货物发往世界各地,同时每天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商人奔波在义乌,小小的义乌被很多外商亲切的称为中国的小“联合国”。生活在这里的不少老外,有的在义乌已经买了房子和车子,把家安在义乌;有的租住在义乌的居民家中,他们与当地居民亲如一家,交流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一些把房子租给外国人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外国人不但有礼貌,而且很勤快,工作之余常到家里来陪他们聊聊。大家聚在一起时,工作、生活、家庭、风土人情无所不谈,相互间非常信任,平日连房门都不关。不但自己从不乱丢垃圾,而且见到垃圾就随手捡干净,待人处世也非常和善。
为了更方便外国人在这里生活,义乌市政府还建立了供外国小朋友读书的学校、医院,一些政府部门还特设了外语服务窗口。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还成立了外国人信息服务中心,免费为外国人提供有关浙江省特别是义乌的相关资料,免费接受外国人信息咨询,免费为外国人提供休息洽谈场所、茶水、上网服务和翻译导购服务等。 (张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