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她叫冯江英,是义乌市一家工艺品公司的经理。今年37岁的她有个习惯,每天到商铺的**件事,就是欣赏自己满满一桌子的外币。她告诉记者,这些外币都是外国客商们送给她做纪念的,这些外国客商和她做生意看重的不仅仅是商品实在的价格,还有人情味。
义乌市倚源工艺品公司经理冯江英:他们有的从网上看到义乌有一个小商品城,广交会完了以后到义乌来看看,觉得义乌的东西比较实惠,结果还是在这里下单。
过去冯江英和丈夫都在国营单位上班,2001年他们停薪留职租下厂房,招来20多名工人,试着生产玻璃工艺品。7年过去了,他们的工厂扩充到120人左右,接的订单多得自己做不完,还要分包出去。她的秘诀是不断创新,几乎不到一个月就要推出一批新的样式,所以即使当前欧美市场的萎缩,也无法阻挡冯江英的微笑。
义乌市倚源工艺品公司经理冯江英:欧洲市场的客人少了,我们针对欧洲市场的产品就少做一点,专门生产一些中东国家的,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非洲一带的,也比较多过来,非洲也增加了,南美这边也还可以的。
繁忙之余,冯江英在自家商铺里登陆互联网,想寻找国内最好的外国语学校。她的孩子今年17岁,她想让他学习阿拉伯语。
义乌市倚源工艺品公司经理冯江英:看看国内有哪些学校比较适合他的,外国语学校。现在我想给他学阿拉伯语,阿语。(记者:为什么呢?)因为来义乌的客商阿拉伯人比较多,对这种语言比较需要。(记者:将来想让他跟着你做生意吗?)有这个想法。
冯江英的故事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一个缩影。在义乌,有人永远都不会停下脚步,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会激发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们,一件精美小商品能引领他们对生活产生巨大热爱。市场此消彼长,需要永远都在。 谢佼、应曲川、孟娜、陈俊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