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虽然服装零售企业尚未在广州流花服装商业区形成一定规模,但其代表着一种走势:即从“服装厂家———批发市场———服装店———消费者”的传统的服装商业形式转向“厂家———专卖店或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的现代销售模式
弹丸之地,密集了14家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这就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广州市流花商业区。尽管其中的服装批发市场定位不尽相同,但竞争还是难免,本来竞争已够激烈,近来却又凭空增添了一名“劲敌”———就是从服装批发市场上挖到第一桶金后接着从批发市场中退场转向走零售路线、打造品牌的服装经营户。
业户转向
部分服装经营户退出服装批发市场后,就在服装批发市场附近的写字楼设立办公室,规划未来的品牌蓝图。胡娟就是其中一位。她在流花地区服装批发商业区的天马时装批发中心做了三四年的服装批发生意,几个月前从天马搬出,把办公室设在天马附近的大厦里,并开始采取在全国开专卖店和在商场设专柜的市场策略,要借此打造品牌。2004年12月13日,她刚刚与深圳的友谊商场谈定合作。
广东省白马服装市场有限公司办公室副经理张芸告诉记者,白马服装市场近年来陆续有一些服装经营户结束批发生意搬到附近,有成功走上零售路线的,也有重回到批发市场的。虽然服装零售企业尚未在流花地区形成一定规模,表面看起来暂不会对经营了多年的服装批发市场构成威胁,但其代表着一种走势,即从“服装厂家→批发市场→服装店→消费者”的传统的服装商业形式将来会转向“厂家→专卖店或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的现代销售模式。这令服装批发市场面临着一种压力:是升级之后坚守服装批发还是逐渐转型成为零售市场。
白马衰落
位于广州市火车站对面的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目前是广州市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室内服装交易市场,每天的客流量在2万—4万人次,每年交易额在20亿元左右。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在1993年正式开业,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市场内有2000间店铺,由于合理的规划布局、科学的管理和服务,当时“白马”率先在全国专业服装市场创造了一种“白马”模式和“白马”效应。
时隔12年之后,记者所看到白马商铺的布局、采光及市场地砖等与现代商场相比已有一定差距。张芸称,白马市场已经过几次翻新,白马大厦刚建成时,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现改为越秀城建集团)投资1亿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在装修、添加设备等方面又追加了1亿多元。即便如此,也已无法恢复到往日的辉煌。
比如白马1997年在一楼新添了一个伸缩型的时装表演台,当时在流花区服装批发商业区开了先例。据张芸介绍,白马的时装表演台不大,而且平时该表演台收起来时该场地就变成一个餐馆,现在这种场地无法满足企业充分展示服装的需求,白马有些服装企业召开产品发布会时,依然选择跑到花园酒店等环境好的场所举办。白马现在在酝酿建一个多功能的展示厅,但究竟建在白马大厦内还是另外选址尚未决定,在大厦内会遇到空间的瓶颈。
集群临敌
白马的现状仅是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商业区里的批发市场目前的一个缩影。
泉州纺服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字号:小 中 大 2008-12-30
在去年全行业实现950亿元产值的基础上,今年泉州纺织服装行业产值预计将超过千亿元大关。从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泉州市纺织服装企业共8000多家,涉及纺织、漂染、后整、服装加工、服饰配套等类型,从业人员50多万人。
据介绍,2007年泉州市纺织服装业实现工业产值950亿元,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的25.4%;完成出口交货值380亿元,占泉州市出口交货值总额32%。预计2008年泉州纺织服装业实现工业产值1050亿元,比2007年增长10%,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750多家。
经过多年努力,泉州服装产业已成为中国服装产业的三大板块之一,形成了以“休闲、时尚、品牌、个性”为主要特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占据全国休闲服装市场的四分之一份额。庞大的集群版图中,泉州品牌集群的力量已经细分到化纤、纺织、染整、合成革、拉链、内衣、西裤、茄克等一系列领域。三种模式联动,构成了泉州的品牌集群:首先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群,这些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链,配套设施齐全,商贸形式多样。其次是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产业群,它们拥有相对完整的生产链,成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产业板块。如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第三是以单一产品为特色的产业群,它们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城镇为载体,如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中国西裤名镇、中国服装辅料名镇等。
目前,泉州市已形成专业批发市场、服装城、专卖店、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个层次、多种渠道的纺织服装市场营销网络。石狮纺织面料市场是全国五大纺织面料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石狮服装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现有18条商业街道和8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