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个十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
1987年以前的常德商业,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行政概念,被简称为“商业”的商业局,是市政府组成部门,下属单位若干,控制着大部分生活物质的流通,拥有比较大的权限。除商业局外,还有供销社、物资局等一大批国有单位参与商品流通的经营和管理。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无论是政策上还是操作上都实现了对生活物资的垄断经营。大街上开门营业的店铺基本上是国有商业企业。市城区大一点的商业店铺,有武陵百货大楼、常德百货大楼、北站商场等等。延伸到乡村的,则以供销部门的分支机构为多,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大一点的村(当时叫大队)也有供销分社。
因为商品流通的被垄断,加之商品本身极为匮乏,这个年代的前半段,很多物资需要凭票供应。记得有一位亲戚,是村干部,为了买一部“凤凰牌”自行车,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找了若干关系才如愿搞到计划票。当他骑着崭新的“凤凰96”荣归故里时,据说一村轰动。粮食等特殊商品更是计划分配,我读书寄宿,每次要带足票证、先是粮票、后是贴在户口上的计划票。
对这一时期的物价,总的印象是价钱不高,但是也不容易买得起。大西门渡口曾经有一家卖米粉的馆子,生意非常好,价钱开始是8分钱一碗。1984年,我进初中,当时的光头粉涨到一角五分一碗,已经不敢经常吃了。
在国有商业企业的垄断中,私人的经商行为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法律上,有一条“投机倒把”罪,专门用来打击违规经营,是私营业主的“紧箍咒”。虽然如此,还是有人不时铤而走险。在常德市大街小巷,有人贩卖手表,有人贩卖胶鞋,一群浙江人则经营“鸡毛掸子换糖”。在不断打击下,这些游商小贩东躲西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一部分,最后落脚到管理较为松懈的南站船码头,在坡上摆起了地摊。廉价实惠的小商品,加上渡口的人气,河坡地摊一下子就火爆成市,到1987年时,经营户发展到了近200家。这一地带,也成为了常德私营经济的发祥地。
第二个十年:集贸市场强势崛起
进入第二个十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由南渐北,商业经济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国有商业企业步履蹒跚,个体经营户不再低人一等。
常德县(今:鼎城区)适时把握历史机遇。1986年,常德县委、县政府投资40万元,征地9.27亩,修建了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简易工棚,将河坡市场的经营户进行整体搬迁。由于市场正好位于刚刚通车的沅水大桥南桥头,因而命名为“桥南市场”。这个市场起初设了固定摊位500多个,1987年4月1日建成开业时,被抢购一空。市场的集散功能开始迅速膨胀,吸引了浙江、湖北、广东等10多个省市的客商前来经营。商品辐射从湘西北扩展到了湘、鄂、黔的20多个县市。开业当年,市场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
商业经济自此进入集贸市场时代。到1991年,桥南市场3000平方米的地方容纳着2000多个商户,市场成交额达2亿多元,利税近200万元。尝到甜头后,鼎城区乘势而上,1992年,再投资4000万元新建占地近百亩的新市场,半年完工。新市场摊位、门面约5000个。由于市场的飞速发展,经营家电、轻纺、副食、建材等专业经营户,相继集中单独成市,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群落。市场年成交额成几何数字增长,到20世纪末,达到数十亿元。
集贸市场的崛起,对原有国营商业企业形成了致命的冲击。在经营更灵活,价格更低廉,服务更优质的集贸市场面前,国营商业企业无以抵抗,相继改制或倒闭。当时有一句话,叫做活了一个桥南市场,倒了一片国营商业企业。其实,客观地说,并非桥南市场挤垮国营商业企业,是国营商业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不再有容身之地,桥南市场不过是在即将垮塌的朽木上加了一根稻草而已。
第三个十年:商业资本混战江湖
集贸市场的成功,对资本的流向产生了极大的导向作用。在部分人心目中,建市场成了抓经济的代名词。一时间,市场建设掀起建市场的高潮。常德市每个县,甚至部分乡镇都投入巨资建设市场。受经济规律的作用,这些市场很多都成了空壳,不少投资人损失惨重。
实际上,进入第三个十年后,已经不是集贸市场的春天。集贸市场对物资的集散意义主要建立在交通的不便、物资的匮乏、信息的闭塞等基础之上。当这些条件改善后,集贸市场不可避免走向边缘化。即便是集贸市场的龙头桥南市场,也由于辐射范围的萎缩,经营户的利润被最大限度的摊薄。利润摊薄的结果是商业资本被迫转移。从21世纪开始,桥南市场大一些的商家大部分流向外地,仅到各地开超市的就有不下500户。
在第三个十年,常德市城区逐步形成了三大商业圈。除仍在勉力经营的桥南市场外,2000年相继开业的火车站大市场和商业步行街相继成形。火车站大市场依车站而建,规模庞大,专业清晰,商居一体,算是桥南市场的“升级版”,但走的是先建场、再成市的老路,经营自然不尽人意。步行街走的是高端零售路线,有相对成熟的消费群体,但由于成本过高,对商家的持续经营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很多行业均处于成本投入高、经营利润低的状态。桥南市场和火车站市场同时人气低迷,步行街门面则频繁装修、频繁换品牌,即可佐证。康志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