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螺蛳湾,据说明清时代曾经处在昆明城的边缘,濒临滇池,因建村时掘出大量的螺蛳和贝壳而得名。
如今的螺蛳湾,已经成为对内吸引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能将中国商品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商业品牌。
12月1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授予昆明螺蛳湾市场四星级"中国品牌市场"称号,进一步认可了这个20年前成立的市场已经告别低档经营状态,跻身大型现代化商业中心的行列。
据老昆明人讲,螺蛳湾早些时候是清一色的灰瓦土墙,一条小街有几个小贩,可说是昆明最早的沿街市场。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里,螺蛳湾实现了弃街入市的第一步,搬进了街中一个废弃的小庙,并正式使用了螺蛳湾市场的名称,但依然是个农贸市场。
1989年,昆明市政府为实现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紧邻螺蛳湾村的昆明市南坝路一带兴建螺蛳湾市场,将其他一些地方的搞批发的个体经营户也搬迁至此,此后又在相邻地段开辟了云纺商业区和采莲河布料交易市场。经过20年发展,螺蛳湾现已形成三大交易区,逐步成为云南省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并成为全国十大商品批发市场之一。
"农村"、"西部"和"区位(面向东盟)",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这样概括螺蛳湾的优势,而这三点,是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同为中国品牌的市场所没有的。可以说,螺蛳湾市场诞生于农村,成长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中,又在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市场里逐渐成熟。
二十年来,螺蛳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批发兴市,品牌旺市,科学育市"的经营理念,大力加强市场品牌建设,有效地促使市场商品品质档次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挺进,以市场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经营规模和享誉西南、商品辐射东盟的影响力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螺蛳湾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商品流通业的一面旗帜,促进了云南现代商贸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带动10万余人就业。
现在的螺蛳湾,是一个拥有服装、家用电器、灯具、建材、文具、鞋帽、布匹、床上用品、劳保用品、日用百货等上万个品种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可以说,在螺蛳湾,从冰箱、彩电、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到纽扣、别针、头花等小商品应有尽有,而且名品汇集。螺蛳湾的商品集散辐射半径已经达到1000公里,完全能起到与周边国家商品市场对接的作用。
"竞争"、"开放",昆明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李先龙这样归纳螺蛳湾市场的性质,并认为正是这么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而不是一个计划市场,成就了一个以百货交易为主的、自由价值规律指挥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
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商家在螺蛳湾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百上千的商家在这里被锤炼成为商界精英,继而转战全国各大城市和东盟市场。今年53岁的昆明人向群是螺蛳湾市场的老商家,她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从一名工资收入微薄的国营企业职工下海经商,是螺蛳湾给了我一个奋斗的舞台,艰难的从服装批发个体户做起,逐渐扩大了店面,聘请了店员,还将服装生意做到广州等沿海城市,也吸引了来自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商家和企业合作的目光。"
李先龙告诉记者,此前泰国驻昆总领事馆商务参赞曾经在在任期间经常到昆明螺蛳湾市场转一转,调查了解商品信息,并及时把这些信息传递到泰国各商会。泰国还多次组织商务考察团到螺蛳湾市场云纺商业区进行商务考察,考察团认为这里的商品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便宜、质量高。2003年12月,东亚城市市长论坛在昆举行时,不少市长也抽空到此了解情况,购买物品。
在受到东南亚、南亚商人注目的同时,螺蛳湾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积极主动"走出去"调查研究。早在2000年,云纺商业区的工作人员就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考察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周边国家市场的商品价格、质量及销售情况。2002年又组织50多户商人,到泰国曼谷、清迈考察。
自1998年以来,螺蛳湾市场便出现了一类新型商人--将商品间接或直接销到东盟国家的所谓"东盟商人"。这些商人过去大多有闯荡螺蛳湾开拓云南市场的经历,只是数年之后,这些人已经直接从螺蛳湾出发,走出国门,成群结队地走向缅甸、泰国、老挝等国。有消息称,有的重庆商人已成了螺蛳湾商品在当地国家的总代理与联络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从事与东盟国家做生意的商人,大多在螺蛳湾经过了"一年站铁棚、三年进地州、五年走东盟"这样一个轨迹。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也为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市场向高品质、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螺蛳湾的云纺商业区于2001年建起了网站。专业交易市场已不再是商品流通的唯一渠道。在云纺商业区的网站上,商家设立了网页,充分展示所经营的商品。东南亚商人也经常上网查询,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足不出户就了解到了所需商品信息,由此知道从螺蛳湾市场进什么货、进多少货、价格又是多少。
目前,螺蛳湾市场以日用商品市场、云纺商业区、采莲河交易区三大功能区为基础,延伸到生产、供应、仓储、服务、运输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商品生产、交换、销售的产业链和物业中心。在此背后,是保障市场运作的基础实施、市场布局、政策措施、文化节庆、广告宣传,支持着螺蛳湾市场的发展。
随着大商家的进入、"东盟商人"的涌现,绿色通道的建立和批发业务的扩展,螺蛳湾市场的交易额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年增长约20亿元。"照这个速度,到2010年,螺蛳湾的成交额将达到130亿元。"李先龙预测,"今后5年,螺蛳湾市场的辐射能力在1000公里的基础上还将扩大,更多的香港、澳门、台湾商人也将被吸引到螺蛳湾。"
按照规划,到2010年,螺蛳湾市场的总占地面积将从82万平方米扩张到120万平方米以上。作为一个竞争性的大型综合市场,螺蛳湾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现代商业中心的优势,并正在成为昆明大CBD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许多地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螺蛳湾却依然保持着稳定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只要坚定信心,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危'中寻'机',转'危'为'机',科学发展再快一点,螺蛳湾市场一定会向昆明市的气候一样,永远是温暖的春天!"何济海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