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年6月,世界最大创意“牛庄”的台湾原创设计楼将携两岸时尚创意产品街区同时亮相厦门,“牛庄”将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海峡两岸时尚创意设计产品流通集散地及文创产品终端销售专业市场,并作为海西最大两岸文创产品基地。
近年来,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非常迅速,设计水平也一直受到两岸业界的瞩目。在台湾无论是“政府”,还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就曾在2009年11月3日表示,未来将投入总计262亿元新台币,用于推动台湾成为亚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据悉,2007年5月,台湾复兴美工毕业的设计师巫永坚的作品“大宝”送往世博会参加国际征选,经过7个月的海选,“大宝”作品从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汇聚国内外最新创意生活产品
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总体规划中,园区6栋楼中,有一栋是台湾原创设计楼,而其它几栋楼的首层及二层将成为汇集国内外最新创意生活产品的时尚街区,街区招商将严格地按照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来进行招商,其中包括:国际文创产品、台湾文创产品主题区;国际国内著名的动漫品牌旗舰店,动漫周边产品、衍生产品主题店;旅游工艺品,非遗手工艺品主题店;创意市集,创意时尚设计生活用品、工坊主题店;动漫服饰、人偶、动漫跳蚤市场、动漫书籍主题店;创意主题餐厅等。
在这琳琅满目的国内外文创商品中,将以台湾创意时尚设计生活用品为主,另一部分为辅,另一部分是国际国内的著名动漫品牌旗舰店、省内及周边特色文化产品和国际文创产品(日韩、欧美、港澳地区)。
海峡两岸时尚创意街区开张后,将成为海峡两岸最专业、汇集海峡两岸文创名品的市场,海西地区最大的专业文创产品市场,同时也将为厦门人民带来一个两岸原创文创产品的淘宝大本营。
已面向台湾文创界招商
年初,根深智业董事长黄进清专程到台湾了解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并深入到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台湾文创协会、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许多知名的台湾文创企业和院校协会进行招商。台湾文创企业对其产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已有部分台湾文创企业签约,第一批将在近期入驻,在根深智业文创园的台湾创意楼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黄进清认为,两岸拥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近年来台湾在文化创意领域逐渐取得成果,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在地风格的产品,而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充分地考虑了建立文创产业合作新模式的优势条件,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共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新格局。
“2010厦门国际奔牛节”4月8日开幕后,海峡两岸时尚创意街区也将是全球最大的奔牛节衍生的创意设计产品综合展示区。届时,“2009台北国际奔牛节”与“2010厦门国际奔牛节”的几百种牛衍生产品将同时亮相 “牛庄”,为厦门人民以及到厦门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时尚创意生活全新体验。
访谈两岸文创合作还需大陆政府扶持
——访台湾放国际文创有限公司吴治平
“台湾的文创产品这几年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整体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也走在了市场的前面。”提到台湾的文创产品,来自台湾的文创者吴治平先生没有吝啬自己的誉美之辞。
吴治平先生从事文创事业逾20年,有丰富的经验,对台湾的整个文创产业发展非常了解,是台湾放国际文创有限公司派往厦门、了解大陆文创市场的常驻代表。据吴治平先生介绍,目前台湾的文创产品种类非常多,整体设计水平和开发能力也比较强。台湾文创商品的包装设计非常精美,具前瞻性,并且普遍在设计中不同程度地融合了环保的概念,还结合了西洋元素与中华传统文化,“欧美人看了,觉得很有中国文化的风味,而中国人看了,又觉得蛮洋气的”,于是民众都愿意花更多的钱在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上。
对于与大陆文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台湾的文创时尚设计生活商品进入大陆市场,吴治平表示公司一定会进驻厦门根深智业文创园的,“有创意楼,还有产品的展示销售区,这是一块台湾文创企业落脚大陆的宝地。”他表示,希望这次“2010厦门国际奔牛节”活动期间,能见到更多的台湾文创产品出现。吴治平认为,文化创意的发展要结合政策、体制、市场平台、品牌建设、生产能力等各方面。厦门的创意 “牛庄”如果能结合台湾的专业人才优势,邀约台湾艺术设计人才,提供规范的平台与服务,产生的产业集群效应将是巨大的。但是文创产业的发展,同时会受到产业链的延伸、渠道的制约、品牌的限制,这些瓶颈问题如果能够通过结合内地政府的力量、市场机制的改革与转变,突破人才的制约,可以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产品展示销售是园区的文创产业链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访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郑剑飞
郑会长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中的第七条,就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郑会长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话,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文化是被当成事业来做的,与经济无关。文化要与产业相融合,融合就是要以经济的理念发展文化,用文化的根植入经济。
“文创园区不能只是叫几个艺术家或画家来,开个工作室画些画就行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园区。”郑会长认为,真正的园区是要有一条产业链,上游为产业决策研究。这部分属于文化产业学科管理、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政策的机构,相关的研究所、研究中心都可以入驻。接下来是艺术创意设计。这类的设计师事务所的进驻,将产生很好的效益,可以给世界各地提供设计方案,业务可以布及全球。他们就是文创产品的“大脑”。
而文创产品的展示,是园区整个产业链中不可缺的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必须的。文创产品可以在园区外面制造,但产品的展示必须放在园区内,有助于文创产品购买商直接和园区内的设计师沟通、交流,最终产生购买意愿。于是,产生文创产品的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产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文创产品的展示与销售,是文化创意从作品到商品,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转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台。
让海西文化在文创产品中发扬光大
——访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黄进清
黄进清认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更新文化理念,挖掘文化资源,打响文化品牌。而福建在这一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福建与台湾有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五缘”密切关系,同根同祖,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而且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纽带和精神支柱。福建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并具有多元的文化表现形态。莆仙妈祖文化、闽东畲族文化、闽西客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闽南侨乡文化,泉州的南音、德化的瓷器、厦门的漆线雕、永春的纸织画、漳浦的剪纸、福州的软木画、漳州的木偶戏等都有着多彩多姿的风韵、细腻丰富的内涵和色彩独特的魅力。
黄进清认为,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就是要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要树立文化资本的新观念,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海西丰富的文化资源诸如历史文化名城、古文化、民间优秀艺术等都融合到产业中去,开发和创新文化品牌,吸附资本,开拓市场,让海西文化在新兴的产业产品中继续发扬光大。
“从我去年去台湾招商的体会来说,台湾文创界对进入大陆发展的渴望可以看出,两岸文创合作大有可为。”黄进清说,“我有信心把园区建设成为创意人才集聚地,深度发掘两岸文创业界的创意潜力,建设两岸创意产品与人才集聚区,将园区打造成海西文创产品集散地,促使园区成为厦门创意旅游的新亮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