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几天,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E区饰品经营户吴海燕忙碌着,她将一批项链样品和原材料运到衢州的来料加工点。衢州那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在家门口加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包装完整的成品交给她。吴海燕的外贸订单产品几乎都是依靠这些来料加工点完成的。去年,吴海燕仅就某款项链的加工就向衢州的来料加工点支付了50万元加工费。
由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簇群组成的中国小商品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现拥有营业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6万个,从业人员20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市场内40%以上经营户的订单通过来料加工点完成,除了饰品,目前义乌市场的来料加工业务涉及针织袜业、服装、工艺品、拉链、化妆品、文化用品、玩具等行业。
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说,目前,义乌市来料加工业务已辐射到全省各个地区和全国20个省(市、区),仅去年就新增了新疆、黑龙江、甘肃、陕西等地区。去年义乌市发放来料加工费就达40多亿元,比2008年增长22.7%,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近200万人。就浙江中部浦江县来说,来料加工网络扩散到该县的15个乡镇、268个村,农民从义乌市挣取的来料加工费达2.1亿元。
义乌来料加工拓展了农民创业渠道,改变了以往依赖外出打工找岗位的就业格局,让全国200万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在浙江省形成婺城区琅琊镇的头花、白龙桥镇假发加工,磐安县头花、宫灯,龙泉市圣诞灯等多个来料加工专业村。在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与义乌相关的来料加工点也在逐年增多。(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