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看到一些在别墅社区的违建资料和图片,觉得很惊讶,为什么这些所谓富人能够这样嚣张和肆无忌惮,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我有钱,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有钱,我什么都能搞定。难怪连城管也只能大吐苦水,说这帮有来头的富人难管。
事情怪就怪在这,明明是有很清晰的法律规则的,明明是有管理部门多次的处罚行动,可这些别墅区的违建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据说也就几十户的别墅区,只有六、七家没有违建,其他全都按自己的愿望上加下挖还往边上扩展,真个是把别墅用地用到尽。这些别墅业主的违建行为不单是破坏了小区的整体环境,留下了安全隐患,还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使得一些本来按规矩办事的业主觉得自己吃了亏,也开始考虑是不是也要加入违建的行列。
面对别墅业主的违建行为,令人纳闷和郁闷的是为什么我们就是管不了他们?是法律法规定得不够细致,是执法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其实法律上对违建的界定应该是很清晰的,那些富人也看得懂法律条文吧,那还这样干?至于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也不能说不够,也多次去处罚,去收缴违建的工具和材料,但架不住你在明处,人家在暗处跟你躲猫猫,为了违建人家都用上了当年游击战的战略和战术,也加大了管理和处罚的难度。我想是不是咱们的法律太温和了,对他们的处罚太轻,要求他们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低,所以人家懒得理你,你处罚你的,我该干什么干什么,还不爱搭理你。
所以让这些违建的业主付出更大的代价也许是管理的方向,效仿查处醉酒驾驶的相关措施,拿出这样的力度和方法来;或者像香港学习,针对严重违建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让富人的钱失灵,有钱也没用。
商业地产的业态“暗战”
戴德梁行商铺部董事 黄伟伦
目前全国各地的商业地产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规划和在建的商业数量也非常之多。伴随着这批新商业的入市,必将成就和淘汰一些品牌。作为商业地产从业者,只有对各业态各品类商户的发展情况有一定把握,才能给到客户最符合市场需求和具竞争力的商业规划建议。而在各业态商户中,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对商业的影响程度较大。
注重体验式消费的现代商业,餐饮娱乐占比越来越高,影院实际上是多数商业处理高层空间的较好选择。商业同影院的合作一般都采取保底租金与流水分成两者取高的模式,因此在整体商业做旺后,整体收益还可以继续拉高,相较于一些固定租金的业态,收益弹性度比较高,又能较好地吸引人气,对于餐饮业态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与影院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业态应当是超市了。“超市+百货”的经典组合是内地商业标准模板,但是深圳的超市业态竞争越来越符合马太效应的法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由于超市利润率较低,只有扩大规模,在成本控制上才会有优势,再加上实力品牌的超市能够在开发商方面争取到更好的合作条件,在租金成本上相较于弱小品牌超市有更大的优势,甚至可以通过转租部分面积来创造收益。因此,未来超市的发展留给非实力品牌超市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再来看看服装行业的发展,类似zara、优衣库等快速时尚品牌的大举扩张是2009年的绝对亮点。这些门店不仅是新建商业中的贵宾,得到最好的位置和最低的租金,而且登堂入室,在已经成熟的商场中挤掉对手,占得一席之地。
从2009年的几次招商调整,还可以看到一个业态的发展趋势,就是高端数码家电卖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成熟商业的业态组合当中。相信伴随着3G大潮的来临,高端数码家电业态将在未来的商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