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汕头大街小巷占道经营的现象相当突出,集贸市场及周边区域情况更为严重,给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和市民的生活起居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市民都有疑问:占道经营为何屡禁不止?
现状场外摊贩不愿进市场
记者来到摊档密集的龙北市场,发现市场内还存在不少空摊位没人经营,特别是靠近外围较偏僻、较边沿的摊位根本无人问津。据了解,龙北市场原来设计建造的270多个摊位目前只有140多个摊位有人经营,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前天他们好不容易说服了一个长期在市场前临时摆摊的猪肉摊主,将摊子搬进市场内经营。但仅仅过了一天,该摊主便收摊走人,不再来了。原因是摊子在市场内的位置太偏僻,加上没有熟客光顾,那一天只卖了20元猪肉,生意根本做不下去。据了解,龙北市场物业管理处向市场内的每个固定摊位每年收取6000至7000元的租金,位置偏僻一点的收3000元左右,市场内的临时摊档每月还要收取10至20元的卫生管理费;至于玫瑰二街、市场后巷的临时摊档,则是物业处联合当地街道每天去收费,每个摊位收取二三元至五元不等。而在龙眼路与金湖路交界处占道摆卖的小贩则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六七点,就有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人员前来收费,每个摊位收二元。这些在路边设摊的不少是来自周边的一些农民或是无业人员、外来人员,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多,为了免交摊位租金,于是都不愿进市场内经营,却把马路变成了“市场”,结果是市场外街巷路边的流动摊贩比市场内的还多。龙北市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林璧和表示,今年9月1日工商部门撤离市场后,管理市场的责任就落到了他们头上。龙北市场的场地是向南墩乡里租的,每年租金就要几十万,每年要上交环卫部门10多万元的垃圾转运费,9个物业正式职工的工资每年要十几万,还雇了清扫市场的清洁工、维持秩序的保安等9人,及负担退休职工的社保金等,所以市场每年100余万的收入就没有多少剩余了。每天早上7时许,物业处和城管执法队、当地街道的人员都会联合对马路上占道经营的小贩进行清理,但这些小贩都学会了与执法人员“打游击”,一查他们就走,检查完了他们又回来,管理难度非常大。
症结基层单位只收费不管理
“只收费不管理,这就是问题所在。”本月初市长蔡宗泽在现场检查中心城区部分农贸市场时一针见血道出当前占道经营屡禁不止的根源。记者前天来到共和市场,一位刚从市场买菜出来的市民对记者说,有关管理单位对占道经营的摊档只收费却又不加管理,偶尔见市场周边秩序井然的时候,那肯定是有领导要来检查。希望管理部门加大力度对该路段的整治,不搞“一阵风”,真正还路于民。据路边小贩称,他们每月都要向市场物业缴纳租金,像在市场门口摆卖的就和市场内的摊位收费一样,每月要缴300元的“场地使用费”。而在市场外围的巷道、车道边乱摆乱卖的小贩则收费不同,每月可能只要150元。一个卖香蕉的小贩告诉记者,每月他除了交15元的卫生费,还要交150元的租场费。有人收费,却没人管理,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新乡市场。由于该市场的规划建设及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市场周边的占道现象十分突出。一位中年妇女反映: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学都要经过市场,常常因为占道经营的摊贩太多,市场门口常被堵死,根本过不去,耽误不少时间,但平时却很少看到管理人员出来维持秩序。
出路多头管理亟待理顺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造成占道经营这一现象屡禁不止,一是历史的原因,一些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市场数量和容积跟不上城市发展水平,有些市场内的摊位已呈饱和状态,但还无法完全满足市民购物的需求,临时摊档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民有这个需求;二是一些下岗人员、外来人员和周边农民靠占道摆卖小商品或自产农产品谋生;三是投放于城市管理的执法力量不足,人力缺乏。目前市、区两级执法队伍仅有300余人,中心城区面积和执法人员的配比为每平方公里0.9人,远不能满足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四是有的基层管理部门向占道经营摊位违法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误导了摊贩的违章行为。因各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加上部分市民守法意识仍较欠缺等因素,给城管执法造成了很大阻力。目前我市政府部门已经下定决心要整治占道经营的问题,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改善和解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