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由贸易区建成在即,九成企业不知市场开放时间表
【导言】
19亿消费者!
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体中的庞然大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两天后就要正式建成!中国东盟间90%的商品贸易将实现零关税,并将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
这个涵盖人口最多的共同市场,历10年建设,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CAFTA的建成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很多商机。广东作为东盟的近邻及历史上有下南洋传统的地区,尤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与人缘优势,抓住CAFTA建成的机遇,对于广东企业进一步打开东盟大市场,对于广东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去投资,进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过,很多国人与企业对于CAFTA大都还缺乏比较深入的认识,为此,本报特策划“再下南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与挑战”。本报记者将兵分3路前往东盟各国,采访各国政府官员、商界领袖、学者及中资企业,对东盟各国建设CAFTA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深度报道,分析中国企业,特别是广东企业面临的商机和挑战,详解中国民众,特别是广东民众的日常经济生活受惠之处,在2010年新年为读者呈上新鲜热辣、视角独特的CAFTA新闻大餐。
为了深入了解CAFTA,本报记者出国采访前,专程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级研修班”,听取了中国前驻东盟各国大使以及马来西亚、老挝等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对自贸区建成情况的介绍,并专访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
“绝大多数企业不了解这一自贸区的开放会带来哪些商机和挑战”,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日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级研究班”上呼吁,中国企业尽快了解自贸区,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积极开发减免关税的东盟这一新市场,同时也应作好应对东盟国家产品的无关税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涵盖中国内陆与东盟十国的整个国土面积的自贸区,拥有19亿消费者,企业加入自贸区不存在地域之分,不需要任何条件。中国-东盟自贸区主要开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三大类市场。 但是许宁宁透露说,据抽样调查,目前90%的企业没有看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投资协定》,不知道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时间表。
CAFTA属“逆流而上”
对于自贸区的“低调”,他认为除了宣传不够之外,也与自贸区重要文件签署屡屡碰到其他重大事情而没有引起关注有关。例如2001年恰逢中国加入WTO,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个问题上,虽然这一年的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共识,这在国外引起很大轰动,但在国内却没有引起很大反响。
许宁宁提出,中国企业欲进入东盟市场要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应对方案,有区别性地开发东盟国家市场。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特点有所不同,企业进入市场前要做好调研;了解中国与东盟不同国家市场开放的时间表,并尽快提高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服务在东盟的知名度,把在国内的知名品牌做成在自贸区域内的知名品牌。
许宁宁认为,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逆流而上”的合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每当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就会全球范围内抬头。在许宁宁看来:“贸易保护是限制产品的进口,鼓励产品的出口,以此增加外汇储备,保证货币稳定应对金融危机,这跟免除关税是矛盾的。可以说,现在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逆流而上。这时候中国和东盟取消关税,这种决心就是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开放市场,通过开放市场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这是上策。”
CAFTA给广东产业升级带来机遇
“CAFTA的建成对于广东省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对于即将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家们都看好其对广东与东盟之间经贸关系的促进作用,并建议广东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条件。
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左连村认为,目前有些广东企业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上下游的合作模式,这已经成为近年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呈现的新趋势。
近年来,广东不少地市在谋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成果丰硕。其中,广州一年间敲定了中新知识城、新能源汽车、8.5世代LCD等项目,抢占了足以影响未来十几二十年产业格局的制高点。专家们认为,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早、产业转型升级富有经验,我们应加大力度与这些国家开展产业合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