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温州人是广东人最不敢怠慢的“过江龙”。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世界各地的170多万温州人中,有约30万集中在广东,遍布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地,其中广州、深圳均有近10万温州人。
目前,鳄鱼、圣保罗、花花公子等众多国际品牌总代理权都掌握在温州人手里。在广东的服装面料、制鞋、皮革皮具、专业市场等领域,温州商人都已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温州商人给广东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后危机时代,在广东的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温州商人又如何转型?今天,广州第三届温州商会年会将召开,同期举办的2009中国杰出温商(广州)论坛将对此进行探讨。
温商遍布广东各行业
“改革开放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温州人来广东发展。温州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人多地少的城市,这使得温州人很早就形成走出去的天性。”昨天,广州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朱清国认为,广东人包容性强,不排外,政府官员工作作风不官僚,吸引了大量的温州人到广东创业。如今,在珠三角各市,都能看到温州商人的身影。
例如,广州约有10万温州商人,从事服装、皮具、眼镜、化妆品、五金、面辅料、印刷、化工、珠宝首饰、汽配、美容美发化妆品、电子等十几个行业。广州拥有专业市场900多个,档口数以十万计。在广州经商的温州人经营、生活大多围绕着这些档口展开。同时,国际品牌代理也是广东温商的一个主要特点,他们正慢慢地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来探索与温州本土企业完全不同的品牌化道路。
东莞约有3万-4万温州商人,温州人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皮具、鞋革、服装、纽扣、家具、五金以及猪皮贸易等行业。在东莞,温州人的厂房比比皆是,他们从事的各个行业,年产值几百个亿。
深圳也约有10万温州商人,分布在电子电器、五金机电、仪表仪器、塑胶印刷、家私装饰、通讯设备、房地产开发、服装等多个行业。
此外,还有约4万温州商人在佛山从事电器、电子、五金、服装、建材、灯具等行业,约2万温州商人在中山从事灯具、服装、电器、电子、餐饮等行业。
后危机时代谋求转型
深圳中商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志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广东的温州商人体现出温商帮的典型特点:网络为王,有遍布于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上不靠国家不靠银行,创业资金靠自我积累;像水一样灵活,哪里有机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但是,温州商人的短视、投机行为也为业内所诟病,最典型的就是温州人炒楼问题。“一些温州商人确实也有缺陷,比如说只算自己的账,很少用战略眼光布局未来,这也导致了温州商帮里面难诞生李嘉诚这样的商业巨头。”陈志明说。
广州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表示,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作为草根经济的代表,温州企业在珠三角活得很顽强,但是,随着广东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加快,温州商人也正在思索如何转型。他认为,探索温商“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将是未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正寻求以商会为单位成立投资基金,花都就将成为广州的第一个试点。”朱清国说。
地理论见
后危机时代,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
专访广州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
朱清国的办公室,有三样东西很是醒目:茶具,砚台和文房四宝,书柜上满满的书籍。2009年广州温州商会换届选举,年轻的朱清国以全票被众人一致推举为新一届广州温州商会会长。
朱清国是活跃在广东的30万温商的典型代表。他20岁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随即跟着父亲南下广州创业,从上门推销纽扣和开设小档铺做起。17年后的今天,他已是中大九洲轻纺广场、国汇投资、铭隆地产、钜沣置业、国正投资等数家企业的掌门人。昨天,他接受了南方都市报(下简称“南都”)记者专访。
温商带来广东经济多元化
南都:广东凭借哪些优势能吸引到近30万温州人来经商?
朱清国:广东毗邻港澳,开全国改革风气之先。广州的销售量往往就是国内商品的风向标,广州销不开,全国就卖不动。从服装代理行业就可“窥一斑而见全豹”,温州商人在广州从事的行业在服装业也最为集中。而且,广东人的包容性强,不排外;领导不官僚,比较务实。此外,拥有广交会等大型的交易平台。
南都:温州商人对广东的经济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朱清国:首先,温州商人来粤经商刺激了广东经济的发达,其次让广东商业经济更加多样化。广东的市场经济比内地城市更发达,并不完全是因为毗邻港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营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包括经济模式和经营理念上都能够带来冲击和借鉴。全国各地都有各种人才涌入广东“淘金”,温商则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温商品牌、经营意识强过粤商
南都:您如何看待温商和粤商的优缺点?
朱清国:总的来说,温商喜欢抱团发展,互相寻求合作,而粤商乐于单打独斗;温商更注重做通路和终端,而粤商相对来说更善于制造,流通领域进入不够;温商品牌意识和经营意识较之粤商更强。
南都:温州商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朱清国:温州商人融入当地的能力特别强,“同化”得很快;温州商人具有悠久的“义利并举”的文化根源和历史传统,虽然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但和犹太人根本的区别是,温州商人做任何事情都会留有余地,不会赶尽杀绝,凡事以德为先。温州商人的责任意识非常强,温州企业在经历了“原始积累-跨行业的横向发展-进入资本市场”的发展“三步棋”,做强做大了以后,不仅要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挣钱,还要带动周边的相关行业和地区。比如汶川地震中,温州商人积极捐款就是表现之一。
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
南都:后危机时代,广东的温州商人又面临哪些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朱清国:目前温州企业代理的品牌比较多,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做代理品牌的利润空间有限,容易遭遇发展瓶颈,而自创品牌利润空间大,而且后期业绩往往能成倍增长。另外,温州商人大多经营的是小商品,单体额不会很大,因此,几万人以上规模的大企业、上市企业很少。未来,温州企业应该要致力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将制造、研发、渠道、金融资本等整合成一个系统。
南都:广州温州商会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清国:主要是一个平台作用。可以将在广东的温州商人团结起来,促进合作交流;同时,借助这个公共平台提升温商自身的素质。新一届商会希望让会员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实是整合商会资源,为会员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地理纵深
温商民营投资创业互助基金将落户花都
记者昨日从广州温州商会了解到,本月23日,温商民营投资创业互助基金将在广州花都试点启动,据悉,这将是全国第一个由商会发起,会员企业参加的民营互助基金。
据介绍,温商民营投资创业互助基金主要由商会各会员企业自愿出资认筹,基金总额约为五亿元,而花都试点就将占据一亿元规模。基金成立后,将通过担保公司等金融渠道进行5-10倍的放大,主要投资于实体产业。
温商民营投资创业互助基金为何选择花都试点?广州温州商会负责人表示,花都产业集中度高,全国皮具皮革出口总额中65%来自花都,而花都拥有5万余名从事皮具皮革行业的温州商人,约占整个行业企业家的一半;同时,花都的温州商人比较团结,商会的花都分会拥有很多能力卓越的知名会员企业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