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革市场抓住机遇 逆势飞扬
一直以来,浙江的市场能够变废为宝、点石成金、无中生有,变黄土为黄金,变腐朽为神奇,浙江“市场大省”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浙江作为中国制革基地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海宁、温州、义乌等皮革制品市场不断涌现,见证着浙江皮革市场的繁荣。由于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中国制革基地以及制革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此时,浙江皮革业勇于接受挑战,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加强创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谱写了一部制革业发展的新篇章。
环保篇:平阳污水治理效果显著
漫步在鳌江边,闻不到皮革的臭味,清澈的水中还出现了久违的江豚、跳鱼和小蟹……这是平阳县近年来开展“三水”治理所带来的新变化。“到今年10月,氨氮改造、铬水分流、污泥焚烧,顺溪水利导流洞等工程都已完成,万里清水河也整治了40.85公里。
复苏篇:温州制革业沉睡之狮即将觉醒
据了解,近期,平阳水头猪皮服装革和猪皮鞋面革订单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特别是猪皮服装革出口明显回暖。在牛皮革生产基地巨溪,水染和纳帕皮革需求量增大,轻修、打蜡皮也被一些外销鞋厂看好,这表明温州制革业近期有望复苏。
发展篇:义乌欲向国内最大皮革市场进军
潘公挺表示,下一步,协会将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市场覆盖面;重新规划、扩大、调整皮革辅料市场,发挥产业集群、市场聚集和资源整合作用,吸引更多的国内知名品牌落户义乌;组织参加国际国内专业途径的产品展销,有效拓展国内外市场。
创新篇:余姚裘皮业正由“加工”转向“创新”
中国裘皮城致力于打造集原料供应、产品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的皮草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做大做强全球最大的裘皮专业市场。同时,借助裘皮城这个互动的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提升产品的开发能力,推动“余姚裘皮”由“加工”向“创新”的转型构建国际性的交易展览以及信息交流平台,打造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经济品牌。
如今,浙江皮革专业市场已过而立之年,如何能够再续辉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如今的浙江皮革市场已经不限于区域经济,将手伸向了东北、山东等区域,不断开拓国外市场。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浙江皮革市场意欲抓住机遇在展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