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 下
5.2设备设施要求
5.2.1 卖场应有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排水、防尘、广播通讯、公告等设施。
5.2.2 多层卖场应设有人行自动扶梯、垂直升降电梯、要设置货用专用电梯。
5.2.3 卖场应设有中央空调或其它空调设施。
5.2.4 卖场应设置与卖场面积、条件相匹配的卫生间。卫生间应有无障碍设施。卫生间的卫生应符合《GB/T 17217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5.2.5 应设置垃圾收集和分类处理设施,垃圾应及时清理。
5.2.6 应设置销售必须的仓储设施,以确保正常交易。
5.2.7 应按商品大类布局经营区域,并按商品类别配置商品陈列设施。
5.2.8 消防设施应符合本标准6.3的规定。
5.2.9 卖场的出入口应配置无障碍设施。
6 消防治安要求
6.1 消防安全要求
6.1.1 市场建筑应符合《GBJ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和设备,并通过消防主管部门验收。
6.1.2 应设有消防通道,通道宽度不得少于2.4米。要明示规范的消防标志,并符合《GB 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6.1.3 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装置应急照明设施等。
6.1.4 应成立专职的消防组织,明确市场防灾防事故第一责任人,并分别制定有火灾应急预案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保持随时启动和安全有效运转。
6.1.5 任何人不得在卖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6.1.6 应配备专职电工、定期检查电路、用电设施和用电安全。
6.1.7 多层建筑的卖场物品堆放应符合承重及堆放高度要求。
6.1.8 市场内所有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处理以及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技能训练。
6.2治安要求
6.2.1 市场要有应对各种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
6.2.2 市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安防范规章制度。
6.2.3 场内应设有治安值班室。
6.2.4 保安人员要经过岗位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6.2.5 保安人员要熟知处理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各种预案和方法。
6.2.6 市场应配备防盗监控实施,实行24小时监控。
6.2.7 市场应建立健全保安防范组织。
6.2.8 有完善的顾客物品存放保管设施。
7 招商管理要求
7.1 资质审查
7.1.1 专业市场管理机构与交易商签订入场经营租赁合同后,交易商应提供下列有效资质证明:
a)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b) 税务部门批准核发的税务登记或注册税务登记证;
c) 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经营人员身份证及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被授权人身份证;
d) 依法建立合同台帐和档案。
7.1.2 以上资质审查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场经营。
7.2 招商管理
7.2.1 提倡市场建设者成立专业市场管理机构,对市场运行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7.2.2 已开业运营的市场,应建立持续性的招商工作制度,以确保市场经营实行定期的交易商淘汰制,不断引进新客户,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7.2.3 招商指导思想应与市场建设宗旨、方针一致,制定公开、公正、系统、完整的招商计划,采取招标租赁等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为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繁荣打好基础。
7.2.4 招商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招商广告和宣传内容应真实、准确。
7.2.5要公开招商政策,让经销商共享公平、公正的市场资源,处理好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资源在市场调节下的自主运行。
7.2.6要严格遵守招商法律规定,根据国家有关商业房地产销售中的有关法律依据和相关政策,有计划地开展招商活动,向进入市场交易者提供市场建设有关的各类批件和资料等。
7.2.7 要建立招商档案,明确招商档案类别的划分和管理规范,建立短、中、长期和永久性招商档案管理体系。
7.2.8要对招商人员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培训,通过严格的招商管理,提高市场经营者、市场管理者的素质,用现代市场营运管理技术,提升市场交易方式,实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更新换代。
8 经营管理要求
8.1 商品质量管理
8.1.1 应制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品质量审核准入制度。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品质量审核应包括下列要求:
a) 商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
b)进场交易的商品应有商品合格证和按规定要求提供使用说明书;
c) 进场交易的商品标识应规范,要明示商品产地和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名称;
d) 进场交易的商品应有质量监督审核部门的相关报告;
e) 实行强制性认证的进场交易商品应有强制性认证证书;
f)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进场交易的商品,应提供生产许可证;
g) 进场交易的进口商品应有报关单和商检报告;
h) 进场交易的代理或授权交易的商品,应有商标注册证或商标使用授权书。
8.1.2 场内交易或售出的商品应有产品出厂的质量保证单。
8.1.3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设立专职的商品质量管理部门及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专业、专职检测人员,对商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应对采样记录、检测报告、客户档案进行登记。
8.1.4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设立纺织服装产品研发、设计及趋势发布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纺织服装及面料功能性进行开发,研究流行趋势,建立推广品牌,并适时将上述结果予以发布。
8.2 价格管理
8.2.1 进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交易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应符合国家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
(1)所有进场交易的商品应明码标价,标签应使用物价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的标签或经其批准的标签;
(2)所有进场交易的商品标签应标明商品价格、名称、规格、产地、等级等内容;
(3)特价交易商品应标明其价格理由;
(4)所有售出商品应开具销售凭据或发票。
8.3 经营秩序管理
应设置经营管理督导员,专门负责对市场经营秩序和交易商进行督导管理。
8.3.1 监督指导所有进场交易的交易商应持证持照经营,佩带胸卡。
8.3.2 监督指导所有进场交易的交易商应建立交易商档案,并对交易商的资质、业绩、信誉及经营行为等进行监督指导。
8.3.3 对分区经营的店面(或店铺、摊位),应进行经常性的督查管理,及时了解交易商在日常交易中的需求或变化,以确保有序经营。
8.3.4 经常性地督查交易商是否做到了诚信经营,公平交易。
8.3.5 市场应建立对违规交易商的处理或清退制度。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对有欺诈、违规经营、偷税、漏税、欠税等行为的交易商进行制度规定的处罚。
8.4 交易管理
8.4.1 监督指导交易商建立健全台账制度。
8.4.2 鼓励交易商进行电子结算。
8.4.3 鼓励开展网络电子交易。
8.4.4 应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加强各种交易数据管理。
8.4.5市场应设置信息台或电子屏幕,公示市场交易信息、商品信息、价格信息、即时新闻、天气预报、重大活动公告以及市场各项承诺及服务措施等。
8.5 服务管理
8.5.1 市场入口处应设置服务台和区域分布导图,并设有专职人员为顾客提供导购服务。新建市场应设置电子屏区域分布导图设施,以方便顾客。
8.5.2 商品售出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应按国家有关“三包”规定处理。
8.5.3应设置投诉办公室,在市场显著位置设置投诉信箱,公布投诉电话。处理投诉应制度化,责任到人,限定时间,对处理结果和投诉者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对不悔改者按市场规定进行处理。
8.5.4应建立服务监督制度,定期对进场交易的顾客和交易商进行经常性的满意度抽样调查,征询对市场服务的意见,记录在案,制定解决办法并改进。
8.5.5 应兑现对进场交易者的各项服务承诺。
8.5.6 应设置有对残疾人服务的人员和用具等。
8.5.7 应对货运物流或配送服务实行统一管理。
8.5.8应编制有《市场管理工作手册》,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工作流程、各部门管理制度、建设环境管理、经营环境管理、消防治安管理、招商管理、经营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市场信用管理等。
9 从业人员管理
9.1从业人员要求
9.1.1 市场应配备质量安全检验、环境卫生管理、设施设备检修、物流配送、装卸搬运、消防安全管理、治安管理、顾客投诉处理、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从业人员。市场不同岗位从业人员应持本市场有效上岗证件上岗。
9.1.2 进场工作的专业市场管理机构从业人员不得在场内从事指定工作以外的各种交易活动。
9.1.3 进场交易的交易商等不得在场内从事注册交易内容以外的违法交易活动。
9.2 从业人员培训
专业市场管理机构应建立培训上岗制度,不定期地对不同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记录并存档培训和考核的情况。市场所有从业人员应接受所在市场开展经营安全、交易活动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10 市场信用管理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做到诚信经营,建设并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信誉度。
10.1 应对商品质量和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本标准要求准入商品,禁止假冒伪劣商品入场,禁止短尺少寸、以次充好等欺骗消费者行为,及时处理顾客对质量问题的投诉。
10.2 应督促交易商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税费,不偷逃税款。
10.3 应严格执行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监督场内经营商品无仿冒、无侵权投诉记录。
10.4 应维护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防止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10.5 市场应在工商、税务、卫生、环保监督等部门无违法记录,在金融、保险等机构无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