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市场大会暨中国商品市场30年成就展览会上,山东临沂与浙江义乌等5地市荣获“中国市场名城”称号。临沂成为山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临沂市场建设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临沂的商贸业实现了从“西郊大棚”到“市场名城”的飞跃。在市场的支撑下,曾经贫穷落后的沂蒙老区也实现了向现代临沂的跨越。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批发市场对临沂的贡献,无论怎么高度评价都不过分。”
目前,临沂市共有各类批发市场达到1000余处,其中位于市区的临沂商城集中建有大型批发市场99处,经营摊位4.6万个,总营业面积600多万平方米,经营人员达15万人,日上市商品3万多个品牌系列,围绕市场搞服务的达30万人,从事加工的达100万人,高峰期日流动交易人口30余万人次,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业务拓展到亚、非、欧等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板材、化工、家电、建材、汽配等批发市场规模均居全国第一。2007年临沂市各类商品交易额达510.75亿元,已成为苏、鲁、豫、皖地区最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商贸格局。
此次中国市场大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以“市场繁荣中国,市场影响世界”为主题,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临沂市市长张少军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说,从由摆地摊到辟地圈场垒水泥台,再从简易大棚到楼宇经营,临沂市在市场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和现代市场建设的要求,推动批发市场由小到大、由大到专、由专到精到强。
坚持启动内力和借助外力“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市场载体。围绕扩大市场规模,临沂市大力实施“谁出资、谁受益”、“边发展、边规范”、“政府让利于市场投资者、经营者”的政策,鼓励支持村居、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多方建市场。坚持工贸联动,推动市场繁荣。围绕增强市场发展后劲,临沂市大力实施以工促商、工贸互动的市场发展战略,引导支持企业围绕临沂商城发展地产品加工业,增强对商城发展的支撑力,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板材、食品、有色金属、铝型材、农业机械等工业产业集群,临沂商城市场上的地产品比重超过30%。坚持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并重,保障市场健康发展。2006年,临沂市专门成立了临沂商城管委会,具体负责商城市场建设规划的论证审批和综合监督管理职能,对各类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培训。在今年3月30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高峰会上,临沂商城被评为“中国专业批发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
据临沂市市长张少军介绍,目前,市场对临沂GDP的拉动作用达到30%以上,已成为临沂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特色产业。2008年上半年,临沂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44.8亿元,同比增长15.1%,综合实力已经跃居鲁南经济带五市第一位。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5位,成为全国唯一进入前十名的革命老区。(闫宏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