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济南的商业地产确实经历了很长的阵痛,罕有成功商业地产的开发与经营,2008、2009年紧随济南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外来地产大鳄还有本土资本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开发商有着开启济南商业地产真正繁荣发展的局面的劲头。
大鳄布局 竞相绽放
2009年,又有一批地产大鳄纷至沓来,与保利、海尔绿城、中海、海信等全国一线品牌不同致力于住宅不同,绿地、世茂等地产巨头来济后开始涉足济南的商业地产开发。
品牌地产更热衷于在老城布局商业地产,比如世茂地产,将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把解放阁区域打造成济南市乃至山东省金融聚集区、精品商业及特色服务区、古建筑保护区;恒隆广场在全国布局商业地产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非黄金地段不选;绿地集团也将在济南市中心开发建设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等。
拥有最丰富的商业资源与最成功的经营模式的鲁商集团,则开始了在各区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商业占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黄金位置的鲁商广场、东部奥体片区的鲁商国奥城、西部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米的银座中心等。鲁商地产以其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资源在济南各潜力区域强力布点。一批极具特色的商业项目也开始在商业地产热浪袭来之际推向市场,比如泉城路商圈的明湖湾·开元广场、泰府广场、天业国际、贵和天地广场等,还有北部的缤纷五洲、东部的城市综合体大地锐城。
终结阵痛 能否成功转型
在大腕云集商业地产的时候,商业地产也就成了不是一般开发商随便就能染指的行业。专业与品质、品牌成为行业发展新时期的特征,似乎也从根本上治愈了商业地产多年来的疾患。一位资深商业地产家曾经这样总结:“商场经营最先是‘满铺’”,之后是‘养铺’,再最后才是‘旺铺’。“一开始招商比较满,但是一个商业气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过程会有商家经营不善支撑不住,不断地优化淘汰,经过长期的引导,商业氛围逐渐浓厚,旺铺时代也就开始了。但是对于很多高价购了商铺的投资者,几乎都是期待用租铺回报率来偿还每个月的按揭款,根本就没有资本等待商铺的成熟。这就形成了多年以来济南众多商业地产之殇。
那么在以专业、规模著称同时兼具资源和资本优势的商业地产巨头涉足以后,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大大不同于以往。据悉,恒隆广场在全国所有城市的铺面均有恒隆持有,济南也不例外,采用严格规划、统一招商、专业运营的模式,同时,恒隆广泛的客户资源和雄厚的资本将会是成功招商的前提,同时恒隆广场也有资本实力做好长期养铺的基础。
济南商业地产之痛能否被终结,成功转型到运营时期,不少专业人士还是给予了强大的信心,相信答案很快就能被揭晓。
27滨海商圈三足鼎立 三区合并后掣肘与机遇同在
[提要]三区合并的消息出台,自然引起滨海房地产市场的无限遐想,这座蕴藏无限可能的新城又将在商业地产方面有何表现?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兴热力商圈出现?目前存在哪些掣肘?又该如何破解?
商业蓄势待发 值得期待
商业的繁荣与颓败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面貌与发展速度,上海的陆家嘴、香港的铜锣湾,这些繁华时尚的商圈每天都熙熙攘攘、人流如梭。
三区合并的消息出台,自然引起滨海房地产市场的无限遐想,这座蕴藏无限可能的新城又将在商业地产方面有何表现?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兴热力商圈出现?目前存在哪些掣肘?又该如何破解?
滨海商业蛰伏已久
据了解,滨海新区的商业地产自2001年10月开始发力,长500米的解放路金街建成,它除了金元宝商厦和长虹商场等原有的商业建筑外,又新建了滨海商贸大世界、芙蓉商厦、贻成时代金街新百广场等6座大型商业设施,就此奠定了“滨海新区第一商业中心”的地位。
解放路商业街建成的第二年,由塘沽区政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全长375米的洋货市场步行街,形成了以新洋市场为龙头,与隆洋、盛洋、鑫洋、金洋“五大洋”市场联动的格局。洋货商圈的客源分布于塘沽本土、天津市区以及北京、河北等地。从那时起,是解放路商业街和洋货市场共同撑起了滨海新区的商业格局,这已成为业内一个公认的事实。
泰达商业的起步就在短短的两年间,从单一为工业配套的餐饮逐步形成。而随着友谊名都、乐购、中心酒店、万丽酒店、博美园酒吧街以及“财富星座”、“鸿泰千百汇”的陆续建成和开业,泰达三大街核心商圈才逐渐形成。虽然滨海的商圈早已逐步形成,但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长期以来,滨海新区的经济总量一直占据着天津全市的半壁江山,但很多在这里工作的人却更愿住在市区,每天往返于市区及滨海新区的1600余辆班车便是证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产业配套以制造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对落后,是人们甘愿做候鸟的主要原因。
滨海商业蛰伏已久,三区合并,实际上是滨海新区从生产基地向服务基地转变的过程。未来滨海的商业又将出现怎样的转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