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罚款管不住“老烟枪” 打造无烟市场还得靠自觉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经营塑料花的陈女士来电反映:隔壁商户是个“老烟枪”,经常在商位或走廊里旁若无人地抽个不停。“市场里人来人往,空气本来就不太好,再吸‘二手烟’更难受。”陈女士说,污染空气不说,也不利于消防安全。周边商户卖的都是易燃物品,万一有火星掉落,容易引发火灾。
甲方
加大处罚力度
网友“超视觉”:没其他办法,就是一个字:罚。无论是国外还是大城市,对不文明行为主要还靠罚。有些人觉得罚得少无所谓,那就加大处罚力度,罚得心疼就管住自己了。
商户龚女士:吸“二手烟”的危害比抽烟本身更大,闻着气都喘不过来,的确应该禁止。不过,光凭教育肯定没用,还是罚款比较有效。最好列个“黑名单”,第一次说了不听,第二次如果罚了还没用,第三次就要扣诚信文明积分。
乙方
光靠罚禁不了
商户黄先生:抽烟这么多年,要戒烟很难。有时候烟瘾上来,店里又走不开,肯定要偷偷抽。所以光靠罚款并非长久之计,还是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商户夏先生:遇到客户抽烟,罚的却是商户,这点有些冤,我们没有权利不让人家抽。我觉得市场里禁烟标志还不够多,最好给每个商位发一个禁烟牌,这样有利于劝阻客商。另外,市场里吸烟室的数量不多,最好允许在公厕里抽。
【话题延伸】加强监督倡导文明
走进国际商贸城,每个入口甚至通道都贴有禁烟标志,每个楼层也有5个以上抽烟室,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为了打造无烟市场,商城集团还制定过禁烟管理规定和处罚办法,应该说效果明显。
当然,单靠一纸“禁令”肯定不够,“以罚代管”也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抽烟现象,必须加强引导,倡导文明。这不仅考验着管理人员的智慧、决心,也同样是对包括“老烟枪”在内的每位商户和客商素质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