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香港迪士尼的
中国细节
★ 所有广播及游园说明均提供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版本,遍布园内的指示牌均采用简繁体中文及英文印刷。
★ 特别设有中国风味的主题餐厅,提供香港的叉烧肉、四川的担担面、上海的本帮炒面、广东云吞面等小吃。
★ 每年结合中国传统旧历年开展生肖形象的新春游园会,出售中国特色的纪念品。
★ 在“美国小镇大街”建立第一家中国餐馆Plaza Inn,绘有中国传统的淡彩山水,展现《花木兰》动画形象,再现了20世纪早期在大上海流行的茶馆风情。
★ “梦想花园”为花木兰建造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
★ 迪士尼专卖店里的服装尺码都是按中国人体型设计。
迪士尼将家庭娱乐的文化核心和中国家庭价值观相统一,作为进军中国的第一张文化牌。
入住过香港迪士尼乐园酒店的游客曾在游记里描述,“虽然在迪士尼主题酒店吃住消费较高,但住睡美人的床铺,吃白雪公主准备的晚餐,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香港迪士尼,自主经营的主题酒店和餐厅是特色项目,入住两晚就能购买一张门票玩两天,这种捆绑销售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家庭。
迪士尼亚太区品牌管理及中国市场副总裁黄敬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文化是非常重视家庭娱乐,而这和中国将家庭作为社会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作为在中国落户的第一家迪士尼主题公园,香港迪士尼已经成为迪士尼中国化进程的样板。在上海迪士尼假想的参照中,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相同的娱乐消费已经被当做主题公园本土融合的第一步。香港迪士尼就曾在中国鼠年春节举办“一鼠万利过好年”活动,让米老鼠穿上唐装为游客拜年。
香港迪士尼虽然远离市区,但和中心商区直接连接的轻轨让它的辐射影响变得更广,连大屿山、新界南等各区的商业地产也因为看得见迪士尼的焰火而价格大涨。对游客来说,为迪士尼构造的童话世界买单是心甘情愿的。他们大多都玩过一项游戏:往机器里投入10元港币,按下按钮就会压制出一块迪士尼标志的纪念币。这也形象演绎了迪士尼的盈利模式:将金币直接换算为欢乐,娱乐又能转换为利润。(赵 兰)
香港迪士尼
打包贩卖娱乐的香港迪士尼
李婧
26岁,现居北京,房地产杂志记者
硬地产软文化
出于职业习惯,李婧说,对迪士尼乐园的最初印象,最早是基于香港的商业地产业。虽然香港最发达的商业地产都在旺角、铜锣湾等地,但迪士尼选址在离市区很远的大屿山,造就了独立的商圈。“像香港地产行业,都是持有型模式,地产开发和后期维护都是开发商完成,因此在那块土地上衍生的酒店业、零售业等特别发达。”
等在香港迪士尼玩一遭之后,李婧才明白这一主题公园风靡全球的真正原因,“虽然迪士尼最早进入中国时就被认定地产行业最受影响,但去过迪士尼的人才明白,它真正影响的还是游客的娱乐心理,好像回归了童年。”
主打家庭游园概念
“香港迪士尼里很多游艺项目都是适合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像欢乐谷那种惊险刺激的游艺项目,但这正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李婧说,在商店的纪念品也有亲子系列。据她了解,很多人都是在迪士尼的主题酒店里住上两晚,玩够了才走。“从深圳皇岗口岸就有到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直通巴士,很多家庭都是专程到香港迪士尼来玩。”
公园里随处可见纪念品零售商店,而最吸引人的除了纪念品店里动画形象的毛绒玩具,还有迪士尼品牌的首饰、家居用品、文具、成衣售卖。“这些纪念品价格不菲,但每个来迪士尼的家庭常常都是大包小包购买。“连我这样的年龄,见到那些可爱的小东西都忍不住掏钱包呢。”李婧说,大家都无所顾忌的消费来获得快乐,这也是迪士尼的赚钱之道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