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提要]“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要搬了!”对于这样的消息,相信很多老苏州多少都会有些感慨。这个市场在广济路上已经存在了15年,它在苏州人心目中已经有点特别的象征意义。如今,这家老资格的市场搬到了金阊新城虎阜路——易地重建。现在,新的市场已经建好,明年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要搬了!”对于这样的消息,相信很多老苏州多少都会有些感慨。这个市场在广济路上已经存在了15年,它在苏州人心目中已经有点特别的象征意义。如今,这家老资格的市场搬到了金阊新城虎阜路——易地重建。现在,新的市场已经建好,明年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小商品市场,总归是乱糟糟、闹哄哄的。”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现在的新市场真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与原来的市场相比,除了名声在外的老牌子舍不得丢,无论是硬件还是管理,都有了“升级版”,这对于消费者还是生意人都是大好事。
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变化,也是苏州专业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
从无到有专业市场成群结队
始建于1995年的钱万里桥小商品市场,是苏州最早的小商品市场。最初的时候,市场占地面积也不过是3500平方米。当时,100多个摊位都是非常简陋的,所销售的商品种类也极为有限。但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当时成为整个苏州市区市民们最喜爱,也最经常光顾的小商品市场。小到针线,大到桌椅,老百姓家庭中的很多日用品,都是从那里卖出来的。其地位,俨然现在的仓储大卖场。
也正因为其这么受欢迎,市场自身的发展速度也是极为惊人的。算起来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前期后后经过4次大的扩容,占地面积也从原来的3500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也从最初的10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1500多户,经营品种包括鞋帽、服装、塑料制品、文化用品、针织品、小五金、饰品等10余大类,年销售额从最初的1000万元达到10亿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州渐渐兴起了专业市场群,分工明确、门类越来越齐全。到如今,买米可以去粮食批发市场,买菜可以到南环桥市场、南门市场和各农贸市场,买水果、茶叶有弘德隆等果品市场、南环茶叶市场,买电器、建材可去华东电器城、东方装饰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处人士不无自豪地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苏州的专业市场都只是小打小闹,但现在一年的总营业额达2000多个亿,其中光是常熟服装城一家市场,年营业额就达500个亿。
量变质变市场劲吹“升级风”
渐渐地,专业市场“划块土地、搭个棚棚”的模式,已经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和老百姓对消费环境要求的提升了。近两年,苏州的专业市场劲吹“升级风”。
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张从俊告诉记者,正是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他们市场在规范化管理、硬件安全、停车场和仓储面积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原有市场的升级势在必行,而他们也就借着这次搬家,对原有市场进行了一番升级改造。
据介绍,新建成的钱万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超过原来的一倍,并有4万平方米的仓储后勤设施,地下部分达到2.4万平方米,并配备地下停车位约500个,地面停车位200个,满足车辆停放需求。新市场经营方式将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商品将从原来的中低端向品牌经营延伸,并开发布匹、婚纱、窗帘窗饰等经营大类。除了硬件上的升级外,市场在规范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售后服务、市场安全等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老市场原有管理体系、基础硬件的老旧,对于各类专业市场来说,确实是越来越严重的大问题。”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前些年苏州各类专业市场的迅速发展,更多地还停留在数量、规模上的“膨胀”,但市场本身并没有“质变”。这在当时,营业者也好,消费者也好,还没有明显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场所、消费种类、消费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样也就暴露出了老市场的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对自身原有硬件、体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防盗、消防、导购、售后、品种等,都成为市场能否继续健康发展的要素。
要说最大手笔的“升级”,还要数我市从2006年至2008年为期三年的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了。市区53家农贸市场完成了11.5万平方米面积的改造。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不仅市民的购物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而且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我市相城区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升级更是迅速,蠡口家具城、中国珍珠城、中翔家电城、阳澄湖大闸蟹交易市场等8大专业市场,形成了以这8艘 “航母”为核心的大大小小专业市场组成的市场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