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提要:随着购房“限外令”的解禁,很多市民担心香港人到深圳“炒房”,进而推高深圳的房价。历史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07年,港人内地置业的单位数量,最低为2001年约16800至17900个,其后数字每年上升,至2007年高峰期约22700至23700个。
随着购房“限外令”的解禁,很多市民担心香港人到深圳“炒房”,进而推高深圳的房价。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由于受金融危机打击等,香港人对投资房产仍然比较谨慎,最近二手房市场成交的案例都是以港人换房自住为主。
市场人士预计,“限外令”正式解禁对港人在深置业到底有多大影响,将在6月份左右的数据上有所体现,但总体来看,不会有太大的成交变化,也难以大幅推高深圳的房价。
3月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粤十五条”),其中规定:港澳台居民在广东省境内买房,执行内地居民同等政策,即解禁了港澳台居民只能买一套房的“限外令”。深圳的实施细则4月24日正式公布,其中仍然限制港澳台居民个人购买包括商铺、写字楼等在内的商业地产。
记者了解到,3月以来,前来“炒房”的港人很少,而是以换房客和长线投资者为主。罗湖口岸和东门片区,受到的“限外令”解禁的影响最明显。据中原地产罗湖区总监陈玲介绍,近日,周末前来看房和咨询的港人明显增多,以长线投资为主。由于该片区商业繁荣,港人密集,二手房多是40~7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户型,总价低,租金回报率高,所以是长期以来港人投资最青睐的片区。但是在福田和南山区,前来投资的港人并不多,主要是首次置业和换房为主的港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介各片区负责人均表示,由于4月24日深圳的实施细则才公布,对于能否吸引众多港人前来置业还需时间观察。“预计港人来深买房的成交量将会有所上升,6月左右将在数据上有所体现。但并不会有大家想像当中的‘暴涨’,对于房价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分析。
港人荷包缩水买房谨慎
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李耀智表示,深圳目前住宅的外销比例为6%~8%,其中港人占90%。“现在港人在深圳的看房量已有所增加,‘限外令’解禁后,成交量肯定会上升。”
住在罗湖东门27岁的香港人冯先生,其太太是深圳人,随着儿子的出生,从2008年开始,冯先生就开始密切留意楼市,希望购买多一套新房。但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令他捂紧了荷包。
“我从事的是外贸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收入锐减了四成。深圳房价的走势,才是我最关心的。”冯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罗湖的房价依然处于高位,本来是否买房就比较矛盾,金融危机一来,就更加谨慎了。“像我的很多同事,其实都想在深圳买多一套房,虽然深圳房价已经微涨,但要真的买还是非常谨慎的。”
中原地产南山区总监王良英认为,相对于最近比较自信而入市的深圳购房者,港人更为谨慎,“限外令”解禁,虽然能够吸引部分香港人来深购房,但是否能够推高物业价格,可能性比较小。
解禁期只有8个多月
“粤十五条”中对于“限外令”的解禁是有期限的,即“暂定执行至2009年12月31日”,那么从4月24日深圳细则落地后算起,也只有短短8个多月,预计下半年的环球经济形势仍将不明朗,所以港人在短期内从换房需求过渡到投资需求,进而推高深圳房价,似乎不太可能。
据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介绍,由于目前香港房价受金融海啸打击而显著回落,开发商都在加快推盘步伐,竞争比较激烈,以各种促销手段挽留港人在当地置业。另外,香港目前各大银行的利率都很低,多家银行都推出多元化的按揭计划,吸引买家置业,也将削弱一部分港人来深投资房产的意愿。正如一位港人对记者所说,“如果深圳的房屋涨价,很多港人宁愿购买香港的房产,毕竟那里的生活便捷性等方面要好不少。”
新闻链接
港人深圳购房用途逐渐多样
深圳在2007年7月10日实施港人到深圳只可购买一套住宅自用的政策后,对港人到深圳置业有很大影响。
2008年,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和“限外令”的影响,港人在内地买房跌3成。置业国际数据显示,2008年港人投资内地房地产单位数量约1.6万个,比2007年下跌30%,是2001年以来的低位。
历史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07年,港人内地置业的单位数量,最低为2001年约16800至17900个,其后数字每年上升,至2007年高峰期约22700至23700个。
香港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深圳购房多出于投资考虑;1992年后多作周末度假和两地分居的亲属团圆之所;现在购房的目的多样化:一半为长住,33%为度假,其余为出租或供亲友居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