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沈阳成就展免费展出,千幅图片再现沈阳现代化建设历程
通过这个展览,您可以看到现代化建设中的沈阳,在今昔对比中感慨连连。
9月26日,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巨变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沈阳成就展”在辽宁美术馆免费展出,该展览将至本月30日结束。
无轨电车1951年国庆上路
本次展览以1000幅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沈阳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
在第一组图片上,记者看到了几辆老式公交车的身影,那是城市最早上路的无轨公交车。
沈阳开始出现现代化公共交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是在小西门一带铺设轨道,由马拉动,此后还曾出现过有轨的“摩电”。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积极建立无轨交通,从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工人们正在架设无轨电车的线路。
1951年国庆节这一天,沈阳历史上第一辆无轨公交车正式上路,从照片背景看,它应行驶在今南二地区,画面上还有很多来看新鲜的市民的身影。
五爱市场前身留影像
本次展览中,有一面展墙十分引人关注,原来是主办方挑选出新中国成立以来500余位曾为城市做出杰出贡献的市民,将他们的头像贴在展墙上并将他们誉为“城市楷模”。在这些“城市楷模”中,有知名的鼓风机集团“五朵金花”、信访局长潘作良、辽宁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李玉伟,还有知名笑星赵本山……
解说员介绍说:“整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展墙上,有一张照片是几位市民正在挑选衣服,那里是五爱市场的前身沈河轻工产品批发市场。还有一张照片展现的是市民正在市场里挑选农副食产品,那里是改革开放后沈阳第一个恢复的农贸市场北行农贸市场。
长客总站附近曾是稻田
恢复高考后,沈阳众多学子如愿走进大学。从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辽宁大学女寝的住宿条件还很艰苦,学生住的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通铺,与现在的四人寝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几张新旧对比的照片上,更能看出城市的发展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客总站正在建设中,从图片上依稀可以看到其附近沿河区域还是一片稻田地。一位老年市民回忆说,由于该地区临河,所以庄稼的收成挺不错……如今这一地区已建起了新型物业小区,当年的稻田地变成了宜人的公园。
1989年,沈阳春季换房大会开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应该是今日房交会的“前身”。沈阳市民邓女士记得当时这个换房大会就在南市举行,换房者们像摆地摊一样在地上铺一张纸,上写自家住房的具体条件以及准备换取一间怎样的住房。而如今的房交会,市民可以直接选购房屋,比以前正式多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