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入春以来,全国众多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呈现回暖迹象。与此对应,众多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也逐步升温,呈现量价齐升。那么,作为内陆城市的襄樊,土地市场情况又如何呢?
外地土地市场升温
今年初,各地土地出让大多以底价成交为主,但进入二季度后,一些重点城市土地交易趋于活跃,地价快速攀升甚至出现“地王”。
6月30日17点20分,中化方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40.6亿元打败SOHO中国、保利等众名企,夺得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短短五天,北京市单宗土地成交总价再次被刷新。此前,6月25日,通州区九棵树大街地块刚刚拍出17.4亿元,第二天,朝阳区奥运村乡地块就以19.6亿元的成交价超出。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官方网站显示,6月25日、26日两天,北京共成交12块地,成交总金额近67亿元。
7月,全国6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232宗,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142%;成交土地面积172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4%,同比猛增264%。本月,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地王”频出。
8月,全国6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269宗,环比增加16%,同比猛增498%;成交土地面积190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0%,同比猛增366%。住宅用地成交量连续7个月呈增长态势。本月,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为196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0%。溢价水平超过100%的地块21宗,占成交总量的8%。
9月10日,在上海的一场拍卖会上,中海地产以70.06亿元夺下了上海的长风地块,成为新的“中国地王”。
“地荒”现象的根源
土地量价飙升造成了“地荒”现象,那么,真的出现了“地荒”现象吗?当前所出现“地荒”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8月20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知名开发商于2003年—2009年上半年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待开发”,30%的土地“规划在建”。这些数据是由万科、保利、金地等40家知名开发商6年多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12个重点城市的拿地及开发情况统计而来,统计地块共计270幅。
中原的报告还显示,2007年上述开发商在12个城市公开市场获取的土地数量最多,达到122幅,占样本总数的45%。按照土地开发周期两年时间计算,2009年应该是2007年土地全面形成供应入市的时间。但从样本数据看,截至2009年上半年,仍有20%的土地闲置。
而地产大腕潘石屹透露,SOHO中国统计了9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不少企业的储备量足够开发30年。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认为,正是大量已出让的土地没有转化为商品住宅上市,造成了目前楼市短期供应的紧缺,形成了“地荒”假象。
业界人士认为,“地荒”假象势必会进一步抬升地价,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使房地产市场再次滑向不健康轨道。好在国土资源部此前已表示,今年下半年除坚持更加严格的用地审批外,还要开展对已审批用地的核查、监管行动,重点查看用地比率、是否存在囤而未建现象。
襄樊土地市场有点冷清
7月10日下午4点,襄樊土地公告中出让的[2009]1201号地块,被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以180万元/亩的价格成功摘牌。该地块东邻长虹北路,西至大李沟,北至长虹北路汽车修理厂,南至诸葛亮广场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市区共成交3宗土地,另两宗的价格分别为96.3万元/亩、65万元/亩。
去年,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通过招、拍、挂共组织房地产用地出让6次,成交5次,成交土地15宗,成交总面积27.4万平方米(410.98亩),成交总额8.62亿元。与2007年相比,成交量下滑 24.9万平方米(373.52亩),下滑47.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区土地交易价格转向大幅滑落。去年底,市区一类土地的交易价格是150万元/亩左右,二类土地的交易价格是100万元/亩左右,三类土地的交易价格是70万元/亩左右;与上半年的290万元/亩左右、250万元/亩左右、100万元/亩左右相比,分别下滑了48.3%、60%、30%。
由此看来,今年襄樊市的地价基本上还维持在去年底的水平,而成交量将承接去年的大幅下滑趋势进一步大幅滑落。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于招商引资、经济复苏的需要,今年襄樊市供地重点是工业用地;二是楼市走向尚不太明朗,开发商尚不敢轻易冒险拿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