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王”现象,实际上等同于“高息揽储”,如果开发商把高价拍来的土地,建成房产卖了,再买同样的地,地价还会原地踏步吗?他只有想办法卖更贵的价,实际上这个地的涨价部分每一个环节的钱都是还给了政府。
汪利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二套房贷收紧,并不是政策本身改变,而是银行自己在控制信贷规模。资本金(专题 论坛)的充足率压力极大,以及存贷比按照指标不可以超过75%都是异常的;当然,还有就同质化程度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银行的系统风险,很多银行已经开启自己放贷的速度。
李国平(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
政策没有变?我认为是政策制定层面与执行层面的“油水”关系造成的。以前没有查酒后驾车,现在到处在查酒后驾车,这个政策从文字上确实没有改变,但执行上改变了,反映出一种风向,二套房贷的变化,其实就是这样的。现在值的注意的是,各个城市中的城建单位,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钱,突然之间所有的决策都活了,因为他有他的融资平台。这种流动性泛滥有什么效率?肯定没有效率,短期只能起到刺激作用。
张寅(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
今年地王的整个竞标过程中,跟2007年有一个重大的区别。中海在上海70亿的竞标,买标书的有70家公司,真正到现场举牌理论上有15家,但真正举牌的只有14家。但是以前有一次地王,去了60家,真正举牌的达到40家。这说明什么?说明产业集中度开始提高。
尹宝军(北京世邦魏理仕董事总经理):
这些蓝筹地产入围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公司,有几个是商业的?这么大量的商业地产怎么办?我们想借鉴国外的经验,今年年底会有REITs出来。商业地产问题,一个是看商业怎么来看,是不是都卖?卖得了吗?卖不了,租的话怎么租? 商业地产是未来空间所在,但显然这条路还很不平坦。
王洪(清华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短期内,因为世界金融危机来的比较突然,可能一开始政策的力度就会比较大。但这个政策只能短期使用,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蛮大。就保八而言,实际效果跟7.9、8.1有多大的区别??就好象冬天,你还是要适应环境,不是说人家都很冷,你非要搞的很热,所以还是要因势而导。
李志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主任):
过去的两年对很多房地产公司,尤其是决策者来说打击很大,一下子暴跌,今年又突然暴涨。这是值得很多房地产企业思考的。对于中国来说,在现在的背景下,在金融危机的面前中国有两样很好的东西在支撑基本面,第一个是城市化没有完成,第二个是汽车没有普及。中国保八是必要的,现在要放弃保八,让各式各样的矛盾都表面化,那情况是不是很难掌控?
陈功(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员):
我们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理性的市场、理性的场面,因此也不可能有一个理性的结果。
如果脱离土地国有这一前提,带着比较理想的色彩去讨论问题,结果是色彩斑斓,会有非常吸引人的观点出来,但发现那些东西都有反面的论证来否定。可以负责任的做一个预测,在下一轮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整中,大的力度、大的政策一定会出台,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打压性的政策会不会出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