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时光倒回10年前,董传国是当时中国烟草交易中心的一名“元老”。从中国烟草交易中心到中烟电子商务公司,从面对面交易到网上交易,从卷烟网上交易到烟叶网上交易,他是烟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和探索者。
在董传国的记忆里,中国烟草交易中心成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卷烟交易会在各省轮流举行,没有固定场所、人员,也没有严格清晰的规章制度,合同签订的随意性很大。1994年,中国卷烟批发市场在北京成立,卷烟开始集中交易,为了保障交易的规范性,交易实行会员制,只有国家局核准的企业方能参加。
“1998年,批发市场变更为中国烟草交易中心,除卷烟交易外,烟叶、烟用物资被纳入交易范围,业务范围扩大。”董传国说,“工商面对面商谈、签订合同的传统交易方式,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方式有很多不便之处。”以卷烟交易为例,一年两次的集中交易,供需双方只能面对面坐在一起协商,一旦错过集中交易时间就要大费周折;而且合同一旦签订,某一方要根据卷烟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合同变更、废除,也是麻烦至极。
根据国家局领导关于改革交易方式的要求,交易中心对此进行了探索。2002年9月,交易中心网站开通,卷烟电子交易系统试运行,卷烟日常交易成为烟草网上交易的突破口,行业电子商务由此迈出了发展的重要一步。2002年底,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明确提出了“2003年下半年卷烟集中交易会要实现网上交易”的要求。把半年一次的集中交易搬到网上进行,与日常网上交易的意义完全不同,是卷烟交易方式的重大改革。
每一次改革总会对原有的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网上交易是对传统交易方式的改革,要求原有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思想意识相应进行调整和改变。“当时的计算机性能、网络技术能否支撑集中交易期间所有业务量,大家心里没底。”董传国说,“一旦改革不成功,就会对卷烟产销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压力大。”
无巧不成书。就在卷烟网上集中交易探索刚刚展开之际,2003年非典来袭,全国很多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到了影响,而烟草行业卷烟集中交易由于有了信息化的应对办法,依托网络平台顺利进行。而此时,放眼行业之外,这种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交易平台的新型交易模式正在对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经济布局乃至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行着彻底地颠覆,且势头正劲,影响渐深。
2005年8月,烟草交易中心改组为中烟电子商务公司,并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能。在董传国看来,这次更名全面启动了烟草行业交易电子商务化的进程。此后,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逐步完善。2008年上半年,一年一度的烟叶集中交易及烟用物资交易也都实现了网络化。
日臻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为行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仅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规范了交易行为,而且使卷烟市场更加开放,为工商企业产销衔接、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工商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在线交易、电子认证、数据综合分析等工作,不仅“两烟”商流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而且“两烟”实物以电子数据和信息为载体实现了商业流转,并通过与专卖证件系统、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相结合,打通了“两烟”生产经营业务流程,使行业各方面数据得到了有效应用。
在对目前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功能及作用作了上述说明后,董传国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行业改革发展实践已经证明,电子商务是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措施。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消除了妨碍公平竞争的非市场因素,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全国统一、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相信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我们工作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将在服务行业宏观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