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这样一个企业:
十年前,它被媒体戏称为“国企特困舰队”,“年年亏损,发不出工资,职工下岗,纳税额为零”;
十年后,它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定为“全国第二大专业手机卖场”,营业额达20个亿,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利润稳定增长,职工收入翻番。
向国家年纳税额逾1500万元;为回报社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不到十个月,造就出70余名“大学生老板”;
这个企业就是武汉华中通信广场。
特困舰队突围求生
位于中山大道兰陵路口的武汉华中通信广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前。1949年武汉解放,中南行政大区在武汉成立了“中南贸易处”,它既享有政府权力,又承担商业功能。今天在华中通信广场的—些办公室,还可看到标有“中南贸易处”字号的老式豪华办公桌,使人顿生历史沧桑感。
50年代,“中南贸易处”下放武汉市,改组为武汉市五金交电总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它位居武汉市国有商业八大公司之首。当时所有商场,包括武商的五金交电产品,像80年代冰箱、彩电等紧俏商品,都必须报计划由这个公司审核并批发调拨,这个当时被称为“万人求的公司”,职工大多来自干部家庭。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公司失去了半官半商的地位,业务萎缩、卖场萧条、债台高筑,职工领不到工资,整个公司只剩下两栋大楼和几堆卖不动的过时产品。
面对生死存亡,寻找出路的呼声像浪潮,这个浪潮也把毫无背景、看似木讷的刘胜泰,推到了风口浪尖。经过层层推举考核、市委组织部批准,上级终于任命学财务管理出身的刘胜泰,出任公司总经理。他从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五金交电公司,从记账员、会计—直干到分公司经理。
手机航母重振雄风
刘胜泰—上任,就提出:在中山大道天津路和大智路之间,将形成以通信产品销售为核心的大商圈,公司要抢占先机把销售五金交电产品的大楼转变为销售手机的专业大卖场。
2000年在市区领导支持下,五金交电总公司实施企业改制和转向经营的战略突围——武汉华中通信广场应运而生。
五十年的国企改民企,犹如盘古开天地:经营转向,岗位调整,所有权变更,—时间免不了矛盾交织,风风雨雨。刘胜泰带领华中通信广场,狠抓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扩张卖场空间、调整区间布局、兴建品牌岛、推行先行赔付制,使华中通信广场成为辐射十省市的国家级手机航母。
三万平米的华中通信广场,共分名品专卖区、批发交易区、配件饰品区、二手机市场、综合服务区和技术维修中心六大功能区。云集200多家省级批发总代理、500多户分销商。市通信电子商会秘书长杨剑介绍说:“华中通信已成了武汉商界的又—张名片。在全国,只要是做手机生意,没有不知道华中通信的,广场每天不停向各地发货,连新疆、云南、黑龙江都有。”
魅力服务微笑先行
大学新生张可璐,初次到华中通信广场选购手机,—位面带微笑的营业员走过来,不厌其烦地为她当向导,向她推荐专门针对学生的手机,临走还叮嘱她,买了手机要多跟父母通话,免得父母担心。这位营业员就是华中通信广场的涂晓萍,—位深受顾客喜爱的“微笑天使”。像涂晓萍这样的微笑服务,已成为华中通信的企业文化。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进,经常像普通营业员—样,站立在大厅门口,用微笑迎送进出顾客。现场管理部经理彭春皓总是不停地在广场巡回,主动为顾客当向导。“微笑是我们对顾客最好的尊重和感谢!”广场大堂经理杨贵兰说。
“微笑服务”成就了华中通信广场的品牌魅力,武汉三镇的大学生,流传着—句顺口溜:“买手机,到华中,又好又便宜”。
大学生创业的高产田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刘洋,却已经在华中通信广场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对前来取经的大学生笑着说:“华中通信是最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高产田,这里门槛低、成长快。我亲眼看到,今年不到十个月,已有70多个大学生,在这里长成了老板!”
186IT极品在线网站运营总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熊力说:“凭借华中通信广场的扶持,我们网站在手机行业名声赫赫,我们的‘武汉手机行情报价’,已成为三镇市民买手机询价的首选窗口。”
2008年11月,华中通信广场被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定为“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胜泰亲自兼任扶持大学生创业办公室主任,推出各种扶持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并联合市通信电子商会,免费为创业大学生开培训班。
2009年9月,华中通信广场又增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手机配件批发市场,不仅增加了500个就业创业岗,而且使华中通信成为国内集手机销售、号源、维修、装饰、配件于—体的手机文化中心。
十年来,广场的经营面积翻了一番,职工的工资也翻了番,一些过去持怀疑态度,甚至带头起哄的人,都心悦诚服了。一位市商委的老领导这样点评华中通信广场:“企业改革难免众说纷纭,但发展是硬道理,效益是最大的凝聚力。”
从“湖北省文明市场”、“武汉市十佳优秀商品商场”、“武汉十大名牌企业”到连续三年蝉联中商联评定的“全国第二大专业手机卖场”,华中通信广场几乎年年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
2008年12月,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亲手给刘胜泰颁发了“第七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十大创新企业家”的奖牌。
2009年7月,洪山礼堂,省政府为80家湖北省优秀企业颁奖,华中通信广场名列其间。
9月,“湖北2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评选揭晓,华中通信广场又光荣上榜。面对光荣与梦想,华中通信的员工底气十足,他们说:“五年后,我们华中通信广场的品牌价值要超过七个亿。”
为华中通信广场三鼓掌
由“年年亏损,发不出工资,纳税额为零”,到“市场营业额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年纳税额逾1500万元”;而且,“保持先进党组织的好传统,抗洪救灾,全民创业,处处响应政府号召,十个月造就70名大学生老板。”
看到长江日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武汉电视台近期从不同角度,对武汉华中通信广场拼搏发展的报道,一股“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激情陶然于胸,情不自禁要为华中通信广场三鼓掌!
一鼓掌,为其“脚踏实地谋发展,抢占先机敢拼搏”。
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国企,转变成效益斐然的品牌企业:面对内忧外患,毅然决然实行企业改制,经营转向,乃至成为“全国第二大专业手机卖场”,成为武汉商界在全国市场的又一张名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壮士断腕的勇气,埋头苦干的精神,拼搏创新的能力。
二鼓掌,为其“不畏浮云遮望眼,打造品牌练内功。”
在资本营运成时髦概念,兼并整合藏“忽悠”之术的当下,许多企业已不屑于脚踏实地的做经营,做品牌。而武汉华中通信广场守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不好高骛远,二不贪大求洋,从实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老老实实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这不仅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战略。
三鼓掌,为其“春风得意不自满,胸怀责任境界高。”
武汉华中通信广场近年的发展,可谓是春风得意,但他们并不自满,而是胸怀责任,感恩社会。他们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不到十个月,造就了70余名大学生老板。今年8月,他们又扩大经营面积,在广场内增设了手机配件批发市场,为社会增加了500个就业创业岗位。顺便说一句,今天,在被奉为神明的哈佛商学院的企业发展学教材,流行的已不是过去那种大谈特谈企业利润的版本,而是强调企业通过承担责任,回报社会来使自身得到发展。
基于上述三点,是以敢在大庭广众率先起立,为武汉华中通信广场三鼓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