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眼下随着全国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开始复苏,一些外贸加工企业开始招兵买马,新一轮的“中国制造”开始吹响冲锋号。据有关数字表明,今年6月份开始,我国60%的外贸加工型企业订单有所增加,最高增幅较2008年第三季度比较超过35%,手工加工类产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广东等一些沿海城市一些外加工企业的劳动力缺口也超过历史同期需求,不过在经济危机短暂的影响下,国内的一些加工企业也铆足了“内功”,在技术革新、创意生产、营销定向方面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提升,未来无论是“出口”或“内销”产品都会在体量上有新的突破。当然,“新商机”的孕育而生也必将会吸引一些国外投资商进驻中国,而“小资本家”们的“选择性战略”也会变得至关重要。
中国作为服装、鞋帽的生产大国也将会在这场“革新”的复苏浪潮中冲在最前沿,如何处理订单配额、尾货库存、销售网络将成为生产厂家及销售商的巨大考验。国家商务部2009年7月1日执行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尾货市场经营技术管理规范》是否能成为生产企业处理库存尾货、尾货市场生存的救命稻草?将值得期待。
尾货标准定义放宽 尾货货源体量增加25%
“尾货是积压滞销产品而非残次品,尾货市场应与正货市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在新出台的尾货市场行业标准中,商务部不仅明确了尾货的概念,还对尾货的质量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尾货在销售之前必须要进行质量审核准入制度,必须要注明商品产地、生产企业和商户名称。出口转内销形成的尾货,销售市场要统一加中文标识和说明。标准还对尾货市场的经营环境、设备设施、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要求。
从标准对尾货定义来讲是指“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产生的,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库存积压产品。包括企业订单外生产的产品、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企业订单的产成品、在流通过程中销售剩余的商品等”。新的定义放大了尾货的概念,不单单指“外贸尾单”,还涵盖了订单外的产成品,比如厂家原单生产完后为了求高利润二次生产的“跟单”,但此类产品一定是在不违背“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品牌厂家的库存、商场下架的产品均属于尾货的范畴,这样使尾货的源头存量可能增加了25%左右。
标准难挡 “明码价”,“淘宝”、“侃价”两不误
随着尾货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在尾货市场购物,在繁荣了尾货市场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购物欲望。对我们广大淘宝爱好者来说有一个利好消息,根据最新消息,尾货定义将会放宽,尾货货源将增加25%,这其中包括企业计划外生产的产品、因为某些原因企业违约取形成的抵账产品,在流通领域销售剩余的产品,但是产品不得为已经使用的二次产品。根据最新制定的《尾货标准》,在尾货市场销售的所有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以上产品进入尾货市场也不例外。但是,记者在这家位于丽泽桥的尾货市场走访发现,本来为了避免商户对消费者形成欺诈而善意设立的明码标价制度竟然被消费者主动打破。记者来到一家外贸女装专卖摊位前,一位20岁上下穿着十分洋气的女孩正在挑选一件当今流行的韩款真丝小杉,只卖20元,但是还是被这个顾客以12元买走,记者看到这件衣服在百货商场价格要在200以上。记者采访了一位在一楼正在给孩子挑选秋装的中年女士,记者问,你怎么看像这样的尾货市场,这位女士认真思考后表示,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便宜。受访的很多消费者都表示,来这里淘宝很刺激,一是东西很便宜,二是有时候真能淘着好东西,还有一点就是,不管是批发还是零购,已经很便宜的价格竟然还可以跟商户侃价,这在别的批发市场是不敢想的,恐怕早被商户轰出来了。所以很愿意来这里。
尾货市场领头羊——天兰天成为全国尾货市场 “晴雨表”
天兰天尾货市场控制全国35%尾货服装批发市场份额
位于西三环丽泽长途汽车站的天兰天尾货市场在全国尾货批发市场所占份额已经达到了35%,尾货发货能力辐射全国各地,处于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山西,位于东北地区的北国服装重镇哈尔滨,都可以看到署有该市场名字的专用发货袋的身影。该市场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份,来自石家庄、山西、天津、河北、内蒙、东北等地“淘货人”超过3.5万人次,近期来自郑州尾货市场的“采购团”也将天兰天作为尾货的采购基地,来自山西、甘肃、东北等地的尾货采购团正在与该商场高层接洽。
现正值服装市场的“黄金季”,8月下旬该服装尾货批发市场共接待18万人次,8月29日当天接待超过3.2万人次,创今年接待高峰。根据调查显示,10天出货量超过120万件,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市场三层一个体摊位商户单日单笔批发交易额为12万元。借“黄金季”的契机,蜂拥而至的各地游客在游览名胜景点之余也不忘到天兰天尾货市场里逛一逛,感受一下抢购超低价名牌的亢奋心情。
“天兰天”如此巨大的尾货吞吐量已经成为中国尾货市场的“晴雨表”。在8月29日调查得过程中,记者在2楼发现一个40岁模样的中年妇女坐在电梯旁的货物上,据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来拿货的,因为马上就要到秋天了,正是秋装销售的旺季,由于新到的时装款式时尚就多拿了一些,她向记者表示她拿了一万多块钱的货,且全部都是正宗的外贸货。据市场负责人介绍当天来自郑州的20多位商户自发组成的“尾货采购团”共采购20多万件尾货服装。
今年前两个季度北京天兰天、天汇、天通、通州等八大尾货市场10个月的销售额已超过20亿,加上品牌尾货折扣店、库房批发、零散的商户在内销售有望突破30亿。
可以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不但对世界经济构成了重创,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了影响,更是将服装出口和服装零售业真正带入了生存危机当中。反观服装尾货行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市场总策划梁吉良告诉记者,“由于经济危机,人们的收入普遍降低,大家都收紧了自己的钱袋,以往的奢侈之风有所收敛,相反,人们重新拾起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杜绝铺张的优良传统,很多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人士也有很多会到我们这里淘货,尾货市场生意火爆也就不足为怪了。”
少数尾货市场短命之谜
北京尾货行业鼎盛时期,尾货市场最多达到15家以上,另外还有3家规模超万米的大型尾货市场一直处于招商准备之中,但是,大部分尾货市场在开业半年后大都以关门歇业告终,既然尾货概念这两年这么时兴,人们对去尾货市场购物乐此不疲,这种情况又何以发生呢?
天兰天尾货市场总经理曾群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传统意识里,服装批发商城与商户只是租赁关系。严格管理才是招商最终成功的保障。该尾货市场有许多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制度。比如市场早晨9点开门,所有商户必须在9点钟之前开门迎客,否则就会被罚款。有商户认为既然交了租金,门面的使用权就是自己的,开不开门赚不赚钱是自己的事。曾补充说,商城里人气非常关键,而消费体验影响人气,如果一个通道有三四家商户没开门,就会影响这一条通道的人气”。
曾群海还告诉记者:“尾货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限价管理。该商场打出尾货的概念吸引了大量的客流,一些非尾货商户也想进入,因为人流就意味着销量。而市场却不能开这个口子。非尾货占的份额太大,市场的总体价格必然会提升,其价格的竞争力就会丧失。
尾货市场不卖尾货,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商至清则无客,曾群海也承认商场内商户并非100%的尾货商,尾货商大约占了80%。他认为这个比例不能再低了,很多打着尾货概念的市场最后没做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尾货比例太小,缺乏货源而宣告失败的。
尾货市场货源战争背后的南北大结盟
规避市场洗牌 商场内部先洗牌
随着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加入,造成行业利润稀释;由于货源的缺失,很多尾货市场打着尾货的幌子不卖尾货,形成欺诈,严重危害了尾货市场的信誉。天兰天总经理曾群海告诉记者,为了更方便市场监督管理和顾客监督投诉,市场管理方特地为每个商户单独办理了营业执照,这就为监管商户的守法经营提供了直接的身份识别依据。管理方表示这样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杜绝商户销售假、冒、伪、劣的等外品损害市场信誉。到目前为止,天兰天尾货市场已清理出了占总商户数量5%的不规范经营商户,综合整治以来,从消费者反映看效果不错,但未来绝不会手软,宁缺毋滥。
货源方面,天兰天尾货市场和位于珠三角、广州、常熟、青岛等地的厂商以及大型尾货批发中心直接建立了尾货供货关系,手中掌握着几千条厂商和经销商的供货线索,经营尾货的圈内人都知道,货源决定着尾货市场的生命线,所以该商场能够始终保持低价赢得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近两年来,仅在北京地区就有不下15家地产项目模仿该尾货市场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服装尾货市场。在全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模仿天兰天模式建立的尾货批发集散市场更是数不胜数,位于郑州繁华商圈的“建文淘汇城”体量超万平米,位于广州的个别服装尾货批发市场体量更是达到了10万平米,这些巨型尾货批发中心大都该尾货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尾货市场掀起“服装圈”的造富运动
天兰天尾货市场2年来已经成就了不下500百万富翁,甚至个别人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成为了尾货行业的所谓的大户,也就是所说的尾货货源持有者。在经济危机各个行业惨淡经营、只求保身的大环境下,天兰天却逆势在中国经济这片冻土上掀起了风风火火的造富运动。总策划梁吉良告诉记者,当年在街边摆摊卖鸡蛋的小贩跟着他做起服装尾货生意以后,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百万富翁,在北京买房买车。而且他们都没有离开尾货行业,他们手里都掌握着大量的货源,手里有二三十万件的货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梁幽默的告诉记者在该市场里有这个级别吃货量的商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贫下中农。梁吉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一件进货价5元计算,本钱就已经超过100万,每件批发的利润在5到10元,这批货倒手商户就能赚100万左右。市场内商户1平方米1天的费用包括租金、水电、物业等共7元,一个月为210元,以一个20平方米销售15元牛仔裤的摊位为例,牛仔裤进价在10元左右,每天摊位费用140元,假设一天卖出200件,利润为860元。商户月收入轻松达到2万。
一般来说,日交易额在3000元的商户,利润为1000元;日交易额1500元的商户利润在300-500元不等。
目前市场内根据摊位面积及销售情况不同,平均日交易额为3000元,个别摊位日成交额最高达到16000元,纯利润4000-6000元。
记者在市场的统计数字中看到,2009年8月26日当天,市场一层328个摊位的交易额就已经突破120万元,出货量达到35万件。个体摊位最高销售额达28000元。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量企业或亏损或倒闭或艰难度日,个人资产也大幅缩水,但是在这些管理完善、货源充足的尾货市场,这些情况并没有发生。都在说一句话,危机危机,“危险”与“机遇”并存,但是,这一次,机遇落到了这些经营尾货的从业者身上。尾货商户们不但躲过了经济危机这场寒冬,而且在尾货行业和煦的暖阳中春分得意,丰厚的回报鼓足了他们的腰包。
天兰天不但自身创造了中国商业的传奇,成为中国尾货行业领头羊,而且还带动了市场周边经济的发展,带领附近居民和尾货从业者走了致富路。尾货现象是中国商业界一道奇异、瑰丽的风景。
经济复苏 尾货或将迎来新挑战 未来走跨行复合发展之路
新形势下 尾货市场渐成出内销新通路
从去年国内一二线品牌甘心“下嫁”尾货市场来看,企业更理性的去寻找商品库存的“下水道”。品牌服装缘何由开始的对尾货市场的抵触、偏见,每当招商人员对品牌服饰的邀请都会断然的拒绝,而到现在的屈尊进入服装尾货行业呢?细数种种,品牌企业的战略调整是大势所趋,而扩大内需、平衡内销市场、增加终端销售网点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出口持续疲软,增长乏力,出口型服装企业如何生存?打开国内市场就是不二选择,但是对于他们,多年放弃国内战线,专攻国际市场的他们,国内市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别人的疆土,想要在别人的地盘上立足是何其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国内的渠道和终端建设经验;在国内服装零售业普遍不景气的今天,火爆的服装尾货市场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全部需求,即先从尾货市场初步打开市场通道,树立消费者认知,然后自下而上的开辟自己的销售通路,目前已经有一些厂家正在与天兰天尾货市场洽谈此项业务,他们看中的就是这家尾货市场庞大的批发体系和这家尾货商场在北京众多的销售渠道合作伙伴。
联手房地产 走跨行业复合发展之路
尾货地产论是商业地产专业策划机构北京尖点国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吉良先生率先提出的一个商业发展新概念,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尾货概念。尾货概念的提出不仅开启了一个新业态的发展,同时它还为目前严重过剩的商用地产项目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未来商业地产的开发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复合开发、创新经营。在中国各项经济指标疲软之时,在拉动中国GDP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的房地产萎靡不振之际、大量商业地产空置率居高不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尾货策划第一人、天兰天服装尾货市场总策划梁吉良率先提出了:尾货地产论。可以说天兰天服装尾货批发市场不仅仅开启了尾货这一新兴业态,同时它也是梁吉良尾货地产论的一次成功实践,天兰天人用尾货概念盘活了一个发展前景暗淡的商业地产项目,应该说,“尾货”和“尾楼”的碰撞是弱弱联合,但却起到了核聚变的效果。
梁为记者分析说,未来天兰天将举起尾货地产论大旗,将服装尾货经营与处于不利经营态势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联合经营,复合开发,盘活劣势地产潜在价值,促进多业态多行业共同繁荣,开创中国商业新气象。
梁吉良的对记者说,天兰天服装尾货市场的成功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服装零售型企业的成功,它的成功对经济界、商界人士都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未来商业地产项目后期的商业开发具有极其重大的启示作用,一个服装市场的经营成功和获利,是好的,相对于由它带动的商业地产的增值来说,两者都是赢家,是共赢,商业地产无疑是大赢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