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市把加快以商贸流通为重点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与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借助改革开放,整合商业资源;借助城市建设,推进网点建设;借助改造提升,增强竞争实力。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从规划、政策、服务、准入等方面入手,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引导、扶持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使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2007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1亿元,是1978年5.45亿元的49.53倍,是1978年—1987年10年总和的2.65倍;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亿元,是1978年0.2亿元的272倍,是1978年—1987年10年总和的5.11倍。目前,兰州的产业结构已由过去的“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2007年,实现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57%;服务业(三产)从业人员达到71.4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4.83%,其中商务行业解决就业57.26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80.15%。三产超过二产成为兰州经济的主导产业,推动了兰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兰州商务不断促进消费、出口和外商投资增长,发挥着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半马车”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商务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兰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57亿元,占全省的45.31%;完成市场成交额473亿元,占全省的5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370.59亿元,占全省的35.96%,占全市GDP的50.57%;完成商务投资24.79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8211.83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5亿美元,其中出口5.6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34.12%。据统计,消费、出口两项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56%,拉动GDP增长了7个百分点;服务业缴纳税金64.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53.58%,其中商务行业缴纳税金40.94亿元,占服务业纳税额的63.67%。商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务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有效推进了“151”工程,即:紧紧围绕消费、出口、商务投资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一条主线,狠抓集约发展、民生商务、新农村市场、外向经济、供应保障五大体系建设,加快打造都市商务区,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推动了商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张万宏 葛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