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阳谷汽车座垫产业占据全国手工编织汽车座垫市场的1/3,跻身汽车座垫产业集散地的第二名;莘县畜禽及饲料加工业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817小肉食鸡加工基地,塑料编织业产业集群是江北最大塑编生产基地;开发区大东钢管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无缝钢管专业市场……站在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全局角度,从县域经济管窥,目前我市依托劳动力资源、能源、技术等优势,着力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特色领跑劳动密集型产业
阳谷汽车座垫行业最早起步于座垫勾编,由于勾编受固定模具的限制,品种单一,市场逐步萎缩。2003年,张平、宋华岩等人经过多方的市场调查,通过黑龙江兰西首届亚麻编织品洽谈会,获得汽车饰品在国内外流行的市场信息,率先上马了阳谷汽车座垫加工企业。因这一行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既富民又富企的优势,与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实际相结合,在几家“星星之火”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燎原之势”。
据了解,我市汽车座垫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发展速度快、企业信心足、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品种规格齐全等特点。它在解决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明显放大,而在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方面存在短腿现象,产业集群的真正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同样的问题还在全市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镇、产业聚集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处在由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办产业的发展阶段,正逐步向产业链方向演进。机遇推动能源优势型产业
莘县塑编产业主要分布在古云和大张两镇,该产业始于1999年,由温州客商投资建设。目前,该县塑料编织企业达到62家,从业人员1.2万人,年加工塑编10万吨。随着塑编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正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迈进,从单一的塑编袋生产向多元化的塑料包装系列产品转变,形成了编织、彩印、圆织机、聚丙烯粉料、制板等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32个省市。此外,依托能源优势,在临清奥博特公司的铜加工项目、冠县特钢板材、阳谷祥光铜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相关产业抢抓机遇谋发展,已初具规模。
该类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是,依托当地石油等能源优势,少数企业先入驻集聚区后,政府通过完善集聚区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企业进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陆续迁入形成产业集聚。
在项目突破年中,抢抓机遇,我市加快打造成为中西部能源资源“东引”进入山东、山东产品和服务业“西拓”占领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借助能源通道的便利,发展能源优势产业成为我市相关产业努力的方向。
市场认可技术优势型产业
阳谷是我国钎具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轻型钎具产量占到全国的70%,它的生产经营状况可以说是全国钎具行业的“晴雨表”。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山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钎具生产企业及时根据市场情况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位,利用技术优势首先对轻型钎具进行技术升级,以质取胜。改造后的产品虽然售价高出市场平均价格近一倍,已经出口美国、日本、瑞典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三山集团已拥有42项国家专利,形成了轻重型钎具、潜孔钻具、油田用钢等7大系列、1000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依托技术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全市企业面临的课题。金融危机爆发后,抓住当前一部分国际大公司技术外溢、人才外溢的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洪祥 刘兆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