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17日上午,在外出差的浙江华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绵富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位客户的投诉,说他们在义乌创办的“义乌市场网”服务不到位。“一直以来优质服务是我们公司的特色之一,现在怎么会有投诉呢?”而当他进一步调查居然发现,这个客户并不是他们义乌市场网的,而是另外一家也叫义乌市场网的电子商务公司的客户。
今年年初以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前后引来了数十家电子商务企业,这其中大部分的域名、名称都大同小异,义乌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克隆”风波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国内电子商务必争之地
从2008年开始,国内专业市场似乎成为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关注核心,而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成了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的必争之地。互联网业界知名人士方兴东回到老家创办了义乌全球网。随后,2008浙江经济年度人物获得者、商品资源网董事长张绵富也在去年10月份专门在义乌开通了义乌市场网。
今年年初以来,这个市场却不断涌现众多类似“克隆”的参战者,这让张绵富和方兴东有些措手不及。记者在谷歌上输入“义乌市场”,电脑上出现的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网站有几十个。这些网站的中文名称很多都是大同小异,且域名也惊人的相似。义乌国际商贸城官方的网站域名是onccc.com。你onccc,那我就比你更靠前,这样onbbb.com的域名也诞生了。
“作为一个普通商户,哪里区分得开这些网站是谁跟谁啊。”义乌市场网董事长张绵富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现状不无担忧。他说,除了网站名称,他们公司的页面设计、宣传单页均被很多公司“山寨”去了。“从外表看来,这些网站,不但市场里的商户搞不清楚,即使是海外采购商同时面对亦被搞得一头雾水。”
引人注目的“高地”效应
中国有各行各业的近10万个专业市场,为什么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如此受电子商务公司的青睐?“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国内专业市场一大晴雨表。”张绵富坦言。
“如此大的蛋糕,谁都想来啃一口。许多人走了‘克隆’捷径,才引发了目前的围战。”省电子商务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运用电子商务之前,我们也尝试过展会、老客户介绍等传统销售渠道,但是效果一般;运用电子商务以后,销售额即猛增。”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一位客商介绍道。
“事实上,专业市场向电子商务发展是一个趋势,但传统专业市场对电子商务领域并不是很熟悉,由他们自己开拓网上市场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张绵富说,如果是借助专业电子企业的技术、人才和会员等电子商务资源及品牌资源,义乌小商品市场将实现对传统电子市场的交易和运作模式的突破,形成各业态共同赢利的产品交易综合体,不但提升区域产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商业的转型升级。
“克隆”留下后遗症
2008年,北京信索资讯调研了国内各行业领先的430家专业市场,其中超过80%的专业市场自建网站,超过65%的商户希望获得有效的电子商务服务。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郑勇军分析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这么多电子商务企业围战,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及其中的商户来说,显然是重大的利好。“但恶性的竞争,对于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来说是一个打击,对于市场中的商户也是有害无益。”
“其实,以现在的技术,为专业市场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并不是难事。”对于这一点张绵富深有感触。他说,现在很多电子商务企业正重复当初专业市场自身建网站的老路,然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核心并不在这里,而是客户和服务。
而现在,这种“克隆”后遗症正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蔓延。国际商贸城二期一摊主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有很多电子商务,但经营户交了钱之后,好像也没有什么效果。“这就是只有一个平台,而没有配套客户和服务的结果。其最终会让市场里的商户对电子商务失去信心和兴趣。”张绵富不无担忧地说。作者:吕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