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浙江温州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由温州市委副书记朱贤良和温州市副市长陈宏峰介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朱贤良在发布上表示,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历经30年,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三条主线:一条是从小商品-专业市场-遍布海内外的市场网络;第二条主线是从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强镇重镇;第三条主线是从温州人-温州精神-温州企业家。这三条主线的发展,形成了我们温州民营经济的三大优势,即块状经济的优势、经营的优势、企业家群体的优势。现在,民营经济已成为我们温州最大的特色和品牌,在温州整个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营经济是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前,我们温州的发展条件很差,资源很贫乏,基础非常落后,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是我们温州最大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温州能够实现由贫穷到温饱的跨越、由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主要靠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温州民营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5.5%、80%、95%、93%。全市已拥有民营企业14万多家,其中企业集团18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1家、超亿元的企业有500多家。
(二)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温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很大。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温州有200万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有350 多万外来人员在温就业,有230多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经商办企业。走出去的温州人又给各地创造了成百上千万的就业机会。温州之所以没有其他一些城市那样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从温州的情况看,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民营经济。现在,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别由改革开放初的第7位、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1位和第7位;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3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这些年,先富起来的温州人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在中国各地创办市场,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所在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发展民营经济,植根于民生、民力、民资,把发展"为了人"和"依靠人"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人的发展欲望。温州发展靠的是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而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结合最完美的是温州的企业家。"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这是温州发展的动力源、活力源。
(五)温州发展民营经济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启示。过去,温州发展民营经济的路走得比较艰难,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还要背着包袱过河,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温州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地给他人以启示,这也是温州的一个贡献。可以说,温州民营经济的发祥、发展、壮大和提升,对促进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