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融风暴肆虐,企业发展受阻。义乌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积*开展以“减负、解困、扶持、提效”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服务年”活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使企业在冽洌寒风中感受到融融暖意。
在危机袭来之初,义乌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强化服务,吹响了与企业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号角;在危机逐渐影响实体经济之时,义乌市迅速出台10项帮扶企业脱围解困的措施,并成立企业风险办;在金融危机特殊考验的紧要关头,市委市政府又连出重拳积*应对,继召开项目推进动员大会后,又全面动员部署义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服务年”活动。
减负,是义乌政府帮扶企业渡难关谋发展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从去年9月开始,义乌市全面开展清费减负工作,暂停、取消征收15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降低部分收费标准。仅此一项,义乌市每年可为企业和城乡居民减负近1亿元。同时,积*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房产税困难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2008年全年减免额达1.82亿元。
到今年3月底止,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统筹部分第二次集中减征全部完成。两次集中减征,企业大约可以少缴9000万元社会保险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支付压力。
据介绍,去年义乌市扶持企业发展和减负的资金达20亿元。今年,我市将严格控制出台新的涉企收费政策,必须出台的尽量从低收取,继续开展清费减负专项治理,并通过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暂停等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20亿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紧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为此,义乌政府专门筹措1亿元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帮助贷款到期而一时无力还贷的企业进行周转。同时,不断加大与各级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力度,积*推动银行支持企业渡难关。在去年银行向企业新增贷款103亿元的基础上,要求今年新增贷款在150亿元以上,并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
义乌市职能部门及广大干部工作员也迅速行动起来,深入企业开展调查摸底,送“政策进企业”,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企业发展出实招。
义乌市帮扶办进一步完善风险企业的救助机制,对发展基础好、主营业务稳定的诚信企业出现的临时资金周转困难,想方设法加以帮助。截至3月底,成立5个多月的市帮扶办,已为50家企业转贷应急资金96笔共9.7亿元。
建设部门会同执法局、365便民中心、市消防大队等部门,定责限时办理“两证”,并公开作出限时承诺。截至3月底,共受理256家企业申请补办房产证,其中已有76家办理了房产证。
财税部门重新梳理财政资金审批、拨付流程,改进资金拨付方式,确保扶持企业资金及时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开展财税政策宣传、培训和辅导工作,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优惠政策。
一项项树信心、提士气的鼓劲举措,如和照春风,吹暖了企业主们的心,使他们与危机抗争的信心和勇气陡增。
企业主们纷纷行动起来,抓技改、谋创新、拓市场、强主业、重提升、练内功、企业互助、强强联合、抱团重组……一个个狠招迅速而有力地出击,把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化为了发展壮大企业的*好时机。义乌企业以实际行动在“率先走出困境,率先转型升级,率先抢抓机遇”
采访中,有企业主提出,目前去职能部门办事,少部分人仍存在“衙门”作风,办事拖拉;有些手续过于繁琐,审批时限也较长。一些企业主还表示,企业发展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等问题。
据悉,针对这些问题,义乌市将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强部门协作,开展“并联审批”,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支持并鼓励企业采取重组、盘活存量、停止支付高息等方式,有计划地解决财务困难,对扶持资金数额较大的企业实行预拨付。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落实工业用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办法,开展遗留工业用房“两证”办理工作,倒排计划,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缓解企业贷款“抵押物”紧缺问题。 (陈金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