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年基于中山特色产业举办的各类贸易洽谈会吸引许多国内外客商来中山投资洽谈。
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外向型的经济区域都遭受巨大的冲击,中山也一样。从微观上来看,几乎中山所有的外贸出口型企业都感觉到了寒意逼人,具体表现在国际需求萎缩、企业订单明显下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散,对出口企业来说,未来何去何从?
寻找新兴市场、出口转内销、培育自主品牌、产业链整合、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众多外贸出口型企业进行着不尽相同的尝试,但最终他们殊途同归———都致力于加快转变当前粗放的外贸出口方式。
从长远来看,解决多数出口企业利润低的问题只能依靠产业升级、转型,建立自有品牌。产品升级必须注重培育既能满足出口需要,又能适应国内市场需要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过去曾认为的“能卖到国外去就好”。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教授邹建华
据拱北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中山市外贸出口连续两月负增长。外贸出口形势的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发改委研究室负责人表示,未来3—5年出口都会很难。出口遇阻,中山外贸出口企业突围途径何在?
市场“两条腿走路”
针对今年出口遇到较多的困难,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广东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为各类企业应对危机“支招”:充分利用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积极转型升级,抓好内销,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依托国内广阔的内需市场,抓好内销———中山外贸出口企业未来的“蛋糕”就在这里!而中山众多企业,也正在朝这两个市场方向努力开拓。
松井电器公司是横栏镇的出口大户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陈乾一直奔走在非洲等新兴市场,为工厂寻找新的“口粮”。日前,陈乾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最近土耳其一家大公司来我们公司考察合作事项,基本签下一个150万个烤盘的定单,这个合作项目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公司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取得良好的业绩,例如华艺集团,通过成功开拓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公司出口基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山对欧美出口不断出现萎缩,而在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贸易额却逐步走高。
“西方不亮东方亮”,在欧美市场日渐萎缩的日子里,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也吸引了企业的目光,不少企业也通过出口转内销战略,化解因外销不畅造成的过剩产能,外需不足内需补。
中山水出集团是中山八大进出口贸易公司之一,去年以来,面对出口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公司加大开拓内销市场,除了自创品牌自建销售渠道之外,还积极与深圳、广州、佛山等地的超市合作,借用超市等卖场成熟的营销渠道,解决外贸企业转内销过程中遇到的销售渠道建设难题。
此外,还有一些出口企业,诸如美盈家具、通伟制衣厂等等,凭借几年来筹建起来的内销渠道和逐步建立起来的自主品牌,让自己在外销市场一片肃杀的情况下日子仍然过得“还算不错”。
自主创新提升议价能力
中国传统贸易战略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的外贸长期维持粗放式增长,虽然贸易数额巨大,但贸易结构和创利能力不尽合理,外贸战略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严峻形势也成逼迫中山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出口企业经过优胜劣汰的洗牌之后,推动企业和商品改变过去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方式,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竞争力将大为提高。
一些企业想方设法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确保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有效地提高了谈判议价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港口某木业公司在去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之际,通过同东南亚某木材公司整合,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当前加工型企业处境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产品销售受制于采购商和中间商。而中山商合陶瓷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设立自主渠道,直接向国外卖场或连锁超市供货,减少中间环节,使产品更加接近消费者,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自主创新提高增值产业链也成为不少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萎缩情况下,要赢得订单,最根本的是要在创新、创意和品牌上下功夫,从而使企业在危机中能够从容应对。怡高有限公司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据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金融海啸大约影响到我们10%的订单,但对我们的利润率基本没有太大影响,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较强的议价能力”。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出口企业当前所面临的这些困难,恰恰是推动企业升级换代,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动力。
政策支持推动外贸转型
有专家指出,当前出口转型之道实质是发展中的一个系统再造和战略选择过程。由于大部分中小出口生产型企业缺乏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转型过程会比较痛苦。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政策上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调整时给企业一个平稳的循序渐进的转型机会,一次调整幅度不能太大;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快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加速产业升级。
据了解,今年中山市财政安排3800万元促进外贸增盈增效,鼓励企业进出口,重点扶持优势区域特色产品和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此外,市政府还鼓励开拓欧盟、东盟、拉美、中东等市场,构建多元稳定的国际贸易格局;支持企业主动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建立和完善各类共性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等等。
针对出口企业在转内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市政府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如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扩大内销,发展一批面对国内需求的专业市场;鼓励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引导企业增资扩产、扩大国内采购和深加工结转业务等举措。
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未见底,但是在出口企业自身积极升级转型,各级政府部门加速扶持出口转型升级,中山的出口形势虽未飘红,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压能力。根据统计数据,今年1、2月份中山出口美元值同比分别下降21.5%、3.02%,都出现了负增长,但均低于全省同期同比降幅,尤其是进入2月份之后,中山出口负增长趋势明显好转,无疑给疲软的出口形势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