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分化特点益加明显
开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下运行特点:
一是商品房价格在整体持续上涨之后出现回落,且增速进一步显著分化。不仅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分化,以杭州为代表的城市楼价松动,意味着一、二线之间的城市房价也开始出现分化。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增速同比下降。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至19.3%,是近一年来的次低水平,其中住宅投资回落至18.4%,是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从新开工面积看,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了27.4%,而上年同期为正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1%,为近一年来首次负增长。
三是土地成交价仍处于高位,土地供应区域性分化十分明显。土地市场热度不减,“房冷地热”现象突出。一线城市“地王”频出,1月京沪广深四城土地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25%,创历史单月新高。而武汉、重庆、兰州等部分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数据出现大幅下滑,土地供应区域性分化十分明显。
四是房企资金面逐渐趋紧,引发商业银行风险担忧。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4%,较去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全年,房企自筹资金比重上升,国内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利用外资比重下降。
分析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原因,我们认为:
一年多来,新一届政府不再统一部署全国楼市一刀切的调控政策,而是向各个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自主调控逐步过渡;逐步扩大供给,加大保障房建设和分配,将房价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政府保障和市场配置结合,城市分类指导”的总基调下,随着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加大,供需矛盾有望缓解,行业发展日趋理性。但不同城市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少数热点城市供不应求矛盾依然明显,房价上涨压力继续存在;多数二三线城市供需基本均衡,房价总体平稳;少数三四线城市供应持续高于需求,若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需求不足和房价下跌风险可能显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源和人口大量由边缘向中心城市集中,需求和购买力也都从三四线向一二线汇集,随着三四线城市建设过程中“摊大饼”的弊端显现,楼市便越来越呈现明显的分化。在此过程中,个别城市出现楼价下跌或者开发商集体降价属于正常显现。我们估计,近期房地产市场还是以降价换量为主,全面下挫的可能性较低,只是市场的正常调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