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17日,义乌小商品指数发布了上一周的价格指数,比前周上涨了0.08个点。义乌市经济发展局局长贾贵南告诉记者,由于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义乌小商品市场确实大单、长单少了,但小单、短单仍然有,以前欧美市场很难挤进去,现在反而为义乌小商品提供了进入的机会。“最危险的时间是去年下半年
。能挺过来的企业基本都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在目前的形势下,过于乐观不现实,但也没必要过于悲观。”
上周,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访时发现,有不少聪明的义乌摊主,不仅未雨绸缪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反而抓住这个机会,迈开了自己扩张的步伐,生意做得比以前更好了。
卖工艺品的陈济金:与工艺大师合作拓市场
福建人陈济金,早在2000年就来到义乌,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楼租了个摊位卖小工艺品。那时候,卖得最火的是销往欧洲、中东等地的小首饰盒、小摆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只有一两元钱,市场竞争还很激烈。“放眼市场,我卖的东西,大家也都在卖。”
陈济金老家福建德化,瓷器很有名,有很多国家级、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为了增强自家小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他渐渐与工艺大师们有了接触,请他们帮忙设计一些新颖美观的产品,在同行中间有了些优势。但是,“不管怎么努力,出口一整车外贸小工艺品,仍然只能赚万把块钱。”
几经努力,陈济金觉得,自己的小工艺品在同行业里已经做到顶峰,出口量也很难突破。要想继续发展,一定要转型。几年来与老家的工艺美术大师们接触后,陈济金敏锐地感觉到,大师们有很好的艺术功底,德化的瓷器在国内外也有较高的美誉度,但营销不是他们的专长。“浙江这边企业很集中,很多企业开张,也喜欢送一些工艺摆件祝贺。我为什么不在义乌为工艺美术大师们做销售呢?”
想到了就去做,2007年,虽然小工艺品出口仍然很火,陈济金投巨资,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四楼租下四个摊位,专门为德化的工艺美术大师们推销他们制作的精品瓷器。这个想法,不仅得到了大师们的欢迎,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摊位开张没多久,金融风暴刮起来,出口市场萎缩很厉害,陈济金在三楼做外贸生意的摊位订单锐减。新开张的摊位,却受到市场的追捧,单位团购、家庭装饰、个人收藏,购物者纷至沓来。“三楼那个摊位,一件商品只卖一两元钱。四楼这几个摊位,最便宜的一个摆件也要卖一两百元。最贵的艺术品,一件要卖30多万元。以前卖一车东西只赚万把块,现在卖一件有可能赚几万块。”陈济金乐开了花。
去年下半年,眼看着中档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陈济金又与老家的大师们商量,推出适合家庭装饰需要的中档摆件,价格从原来的两三千元下降到600元左右,“以前,我的商品90%是一两块钱的出口小工艺品。现在,那些东西最多只占一半。”陈济金说。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义乌小商品出口集装箱34218个标箱,同比增长5.6%;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量缩价升,正为义乌小商品带来新的机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