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内容摘要:批发市场要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实现转型。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作为现代批发交易模式,可以作为批发市场转型的主要方向,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批发市场转型。
关键词:批发市场 转型 现代采购中心 展贸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批发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自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批发市场出现了批发交易额下降、市场辐射功能弱化甚至“有场无市”等现象。要摆脱当前批发市场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促进其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
批发市场转型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从长远来看,批发市场特别是工业品批发市场并不是永存的,其为新的交易方式所替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工业品批发市场是我国特有的产物,它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是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大量分散的乡镇工业的存在和发展相适应的流通形式。而在国外,工业品批发市场比较少见,国外批发市场专指经营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的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工业品批发市场存在的基础将越来越被削弱,商品流通和交易方式将越来越规范,这类批发市场的转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即使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随着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会逐渐消失。因此,及时研究批发市场的转型对我国批发市场的长远发展以及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具有前瞻性意义。
在现阶段,批发市场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是相吻合的,因为批发市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仍然存在,即小规模的工商企业数量仍然众多,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存在,批发市场这种流通方式就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但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生产企业规模化、组织化、集体化趋势的逐步增强,以及总经销、总代理、连锁化经营的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专业店等各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的迅速发展,批发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作用,就有必要积极促进其转型,这既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批发市场在流通业全面加入WTO之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批发市场转型方向的主要观点
有关批发市场未来发展模式的观点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批发市场向零售市场转型。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也确实有很多的批发市场已经开始这样尝试。例如,杭州、石狮、武汉等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开始重视零售业务,将批发市场内的门店打造成样板店,有的甚至打出“批发价零售”的口号,以应对大型零售商场带来的竞争压力。
批发市场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型。这种观点也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因为批发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物流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强化和提升,并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将之整合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流通加工等。
批发市场向综合型的贸易中心转型。这种观点认为大型批发市场应利用自身在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商品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这样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贸易场所。
批发市场由贸易型商业向服务型商业转型。这是借鉴日本批发业的经验,认为批发商应以为零售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己任,向“零售支持型”服务提供商转型,这也是对现代营销理念——以顾客为中心的最好应用。作为批发市场则是为其租户提供更多专业服务而不仅仅是交易场所。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批发市场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产地型的批发市场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规模越做越大,功能越做越复杂、形式越做越多样,最终向会展型、生态旅游型的产科研、展销游等综合基地发展;另一个是规模越做越小,功能越做越专一,形式越做越单纯,直至演化为一个小小的交易所,仅保存批发市场的商流和信息流功能;集散地型和销地型的批发市场则分别向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连锁超市转型。
批发市场转型方向: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批发市场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本文认为,近期我国批发市场的转型方向可着重考虑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这两种形式。因为这两种形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批发市场已有的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使转型的成本尽可能降低,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批发市场的物流、信息流、商流功能,使传统批发市场的功能得以升级和深化,以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实践中,也已经有一些批发市场开始探索向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转型,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也间接验证了两种转型方向的可行性。
(一)现代采购中心
现代采购中心的市场经营形态由原来的现场、现货、现金交易的传统批发市场经营形态转变为集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批发经营形态。现代采购中心能提供以物流配送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化的商业服务,除了传统批发市场所具有的商品集散、信息发布、价格形成、融资等功能外,还具有现代会展、电子商务、娱乐休闲等功能。就目前我国各类型批发市场来说,比较适合于转型为现代采购中心的有:
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具有规模性和专业性的优势,能集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进口的、花色品种齐全的商品供交易者选购,然后由这些买家将商品分散销往各地,实际上起到了采购中心的作用。因此,这类批发市场可以向现代采购中心转型。
以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主的部分大型综合性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由于具有很强的商品集散能力,可以向现代采购中心转型。特别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由于小商品所具有的品种多样、生产分散、消费者对其个性化需求程度高等特点,使得小商品批发市场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转型为现代采购中心。
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相比工业品批发市场来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应加快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现代采购中心转型,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应用佣金代理、远期合同交易和远程交易、拍卖、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形成功能。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采购中心的物流优势,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二)现代展贸中心
现代展贸中心是以商品展示为主,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一种“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形态的批发市场。它以展为主,以贸为辅,以展带贸。现代展贸中心只保留了现代采购中心的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的功能,将批发市场的规模缩小为商务写字楼形式,突出发挥批发市场信息发布的功能。
商品展示是现代展贸中心最核心的功能。通过商品展示促进买卖双方的交易,因此展示功能对现代展贸中心来说比现代采购中心更为重要。展贸中心采用会展商务写字楼的模式,有常年展示与短期展览两种形式。常年展贸中心集展示、贸易、办公于一体,是当今国际上一种广泛流行的展贸形式;短期展览中心则举办各种国内外短期专业展览展示。现代展贸中心通过各种展示形式提升商品的品牌形象,塑造高端品牌,改变批发市场原来的低档定位。
电子商务是现代展贸中心一个重要功能。这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展贸中心区别于传统批发商业的基本特征。发展电子商务,构筑交易平台,通过电子技术完成市场信息收集、分类、分析、订货、发货、结算等交易的全过程,把分散的交易双方复杂的交易程序和操作过程,转化为集中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批发商业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展贸中心可以看作是现代采购中心的“精简版”,因此,它可作为以经营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为特色的中小型专业批发市场的转型方向,如中小服装、皮具、化妆品、玩具礼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可向展贸中心转型。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是我国特有的批发市场形式,主要经营金属材料、建材、木材、汽车、农业机械、石油、化工、纺织原材料等商品。生产资料市场将逐渐萎缩或淡出批发市场,走总经销、总代理的路子。这样原有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就可向展贸中心方向发展。
此外,部分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也可在转型为采购中心的基础上,规划出局部区域作为展贸中心,采取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并行发展的模式。
(三)现代采购中心和现代展贸中心的关系
现代采购中心和现代展贸中心都是现代化的批发市场经营形态,都代表了未来批发市场发展的方向,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论是在建设规划、设施设备方面,还是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上,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都体现出了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特点,因此它们比传统批发市场具有更大的规模优势或更高的效率。
同时,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和联系。首先,它们的功能各自有所侧重,现代采购中心在提供综合性的商业服务的基础上,以物流配送为核心功能;而现代展贸中心提供的服务相对专一化,即以展示功能为主。其次,在适合的市场类型方面也有所侧重,现代采购中心比较适合作为大型综合性、物流配送功能要求较高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的转型方向;而现代展贸中心则较适合作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中小型专业批发市场未来的转型方向,但是对于大型综合性工业品批发市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也可以在向现代采购中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发展现代展贸中心,因为两个中心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再次,在经营商品的档次上也有所侧重,现代采购中心应提供多种档次的商品供采购者进行选择,而展贸中心则以展示高端产品、树立品牌形象为主。
实现批发市场转型的措施
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转型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和强化批发市场原有功能,改革原有经营方式和交易方式,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积极培育现代批发商作为市场主体,更新改造市场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规划,使我国现有批发市场体系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甚至国际化。为此,国家、企业和行业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协调配合以完成转型任务。
(一)政府层面的措施
&nbs
p; 制定相应的批发市场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批发市场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法规制度,以法规形式来规范批发市场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批发市场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引导和调控的有效性。特别是要完善批发市场基础信息的统计工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立批发市场信息发布平台,为批发市场的提升转型奠定基础。
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这是促进批发市场转型、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规范市场秩序,培育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这是批发市场成功转型的根本保证,通过工商、卫生防疫、税务、技术监督以及环保等执法主体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对批发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二)行业层面的措施
准确掌握批发市场运行状况,协助批发市场向两个中心方向转型。行业协会可通过建立批发市场档案、实施会员制、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与批发市场建立紧密联系。
组织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和专业培训,引导转批发市场转型。现代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组织、指导和推动作用,为批发市场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
组织各种专业性博览会和订货会,协助批发市场提高展示展销功能。行业协会应发挥同业联盟组织的有利条件,定期举办商品博览会或订货会,以扩大批发市场的交易量、提高批发市场的影响力。
建立批发市场专业网站和打造公共信息平台,为批发市场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支撑。这是促进批发市场转型的重要举措。协会应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批发市场专业网站的建设,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批发市场统一的信息、交易公共平台。
协助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监督,规范市场秩序,为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企业层面的措施
科学规划批发市场转型的发展战略。各批发市场应该根据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客观评估市场发展的战略环境,确定具体的战略方案,并制定详尽的战略实施计划。批发市场应针对自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转型方向,如物流基础较好的市场可以考虑向采购中心转型,基础设施较先进的市场则可以向展贸中心转型。
明确市场定位,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市场品牌。批发市场要成功转型,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作为批发市场发展的方向本身也代表了一定的定位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批发市场经营的商品类别、提供的服务等进一步明确市场的定位方向,以形成其经营特色。同时,要重视市场的品牌建设,提升批发市场的形象,提高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商品质量和档次,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批发市场的品牌价值,构建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引进现代批发组织入场,提高批发市场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批发市场的转型不可能依靠个体摊位式的小批发来实现。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必须意识到,场内经营者的档次决定整个市场的档次,经营者的规模决定整个市场辐射规模,经营者的成长决定未来批发市场的发展高度。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该由现代化的企业和企业家所支撑,因此必须尽快提升批发市场内经营商户的组织化水平。如积极扶持市场内的龙头商户、对批发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引进有一定规模的现代批发商、建立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等。
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实现市场内部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我国传统批发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保证,是批发市场成功转型的关键。我国批发市场要做强做大,必须突破资金障碍,向现代企业过渡。可以考虑采取股份制形式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此实现产权形式的创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在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管理创新。
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手段将批发市场打造成信息中心。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电子网络监控经营运作状况,是批发市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批发市场打造信息中心的前提,更是转型的必然要求。批发市场要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使市场的经营管理实现自动化、规范化、制度化,快速提升市场现代化水平。
□ 作者: 欧开培1 周颖2 魏颖1 作者单位: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 2、 商业经济 2007年 第30期
▲本文是广州市经济社会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成果◆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1.马龙龙,孟祥升.论我国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1(5)
2.孟国强.批发市场待闯八关.中国商贸,2001(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