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13日,SOHO中国(2.66,-0.07,-2.56%)主席潘石屹的妻子——SOHO中国行政总裁张欣在香港说,今年内SOHO中国将会收购在北京和上海市中心的建成或在建的大型商业项目,主要锁定两类卖家,一类是外资投资基金,一类是内地开发商,他们都面临资金短缺、要迅速套现资金的压力。
房地产的冬天才刚刚开始,但并非每个人都惧怕冬天,在房地产开发商中,喜欢冬天,利用冬天养精蓄锐,等待机会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地产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万科董事长王石,通过降价措施,在冬天悄悄扩大市场占有率,为将来做大做强打基础。另一类就是潘石屹——现金流充沛,而存量住房和土地很少。房地产的众生相决定着,楼市的冬天并非冬眠之日,而是暗潮涌动,甚至刀光剑影的时期。
王石之所以“先跑”,是因为“后跑”会被拍死在沙滩上。王石提前预知到了冬天的到来。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并不复杂:一、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不可能持续;二、房价泡沫已极端严重。
王石是这样判断的,也是这样做的,当许多人在沙滩上痛苦挣扎的时候,王石悠然自得地透露:由于“提前撤退”,万科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特别是2008年在楼市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万科市场占有率提高了50%。来自万科的运营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1月实现销售面积28.6万平米,销售金额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19%,在楼市步入冬天的情况下,如此业绩可谓骄人。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万科前段时间率先降价就是要拖垮其他地产公司,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目前死掉的公司还不是很多。”一句话道出真谛。作为一个楼市冬天的获利者,王石当然希望冬天更冷一些,冻死更多的竞争对手,减少扩张的阻碍。因此,王石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市场调整是应该的,我觉得调整还没有到位。”手持200亿元左右资金的万科,正在等待业内同行冻死,接下来就会上演廉价收购的戏法。
另一个在冬天坐等机会的就是潘石屹,他是第二类型的典型代表。潘石屹跟王石不同的是,潘石屹做的主要是商业地产,而且,现金流非常充沛。人,一旦手里有钱就想买东西,当然,价格越低越好——潘石屹想买的是别人的存量土地。面对那些为资金链的断裂忧心如焚的开发商,潘石屹说:“只有一些犯了重大错误的房地产开发商死掉了,新的生命才能够起来。我说话尽管声音不高,可是底气足,因为我们账面上还有超过100亿元的现金今年准备投资。这个就是信心。作为开发商来说,是你把钱扔到市场里去才证明你有信心。”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幸灾乐祸的成分溢于言表。可以看出来,地产界真的不是铁板一块,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石和潘石屹们,早就做好了扮演黄雀的准备。
当然,欢迎冬天来得更冷一些的不仅仅是王石和潘石屹。两会期间,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将建议国家用“三控”手段(政府让利、国家让利、企业让利)来降低房价。全国政协委员、星河湾老板黄文仔则表示:房地产业无须列入振兴计划。
是的,既然冬天的到来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哪个有实力的地产商不希望趁着冬天而大洗牌并捞一把呢?当然,我们希望这种洗牌或竞争,能够真正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使购房者真正得到实惠。当房价跌到与民众购买力相对接的地步,成交量激活,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会重新体现出来,可谓利国利民。同时,政府应该也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真正本着执政为民去解决住房问题,则中国经济幸甚、民生幸甚。
![]() |
![]() |